第(2/3)頁 至于這份兒戰功最后花落誰家…… 徐璈譏誚道:“可惜了,死的只會是他。” 榮昌就是再不開竅,也品出了徐璈似乎跟這位定南大將軍的過往關系十分不睦。 不過榮昌是真的打死都沒想到,在他們原地趴了三天以后,平叛的十萬大軍居然真的浩浩蕩蕩地過來了! 一頭就扎過來的! 榮昌嘆為觀止地豎起了大拇指,口吻復雜:“將軍看不起他,是真的有因可循的。” 蠢成這樣的,當真是少見了。 徐璈唇角微勾沒說話,暗中打了個手勢傳令示意埋伏好的人按兵不動,遠遠地看到搖曳著梁字大旗的旗桿上拴了一截飄揚的紅綢,在黑壓壓的大軍中顯得分外顯眼。 只那么一眼,徐璈就無聲笑了。 秋正雖是永順帝的伴讀加心腹,但多年間不論是文還是武都并無建樹,也就是一直跟在永順帝的身后幫著出謀劃策,打打嘴皮子上的嘴仗功夫。 但他一直堅信自己是不世奇才,只是因為缺少冒頭拔尖的機會,所以才會一直都隱沒在人后。 在永順帝頒出的出征圣旨接連被陳年河拒了三次以后,秋正看著氣急敗壞的永順帝,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。 永順帝其實起初并不打算派秋正領兵,無奈的是手底下的確是無人可用。 秋正看準了時機再三自薦,終于在永順帝的跟前苦求得來了這次大好良機。 而且這次徽州的叛軍首領還是徐璈。 如果這一戰贏得漂亮,順利斬下徐璈的首級帶回京都,那從此以后,他…… “大將軍。” 梁壬隔著很遠看了一眼前方看不見底的峽谷深處,面沉如水地說:“大將軍,前方峽谷通道暗窄最多只能并三隊并行,是個事先設下伏擊的絕佳地勢,您……” “梁副將。” 秋正打斷梁壬的話,不屑道:“徐璈所攜的叛軍只有區區五萬,還肩負了駐守徽州的重任,你以為他面對咱們超他一倍的兵力,還敢分出人馬出來設伏嗎?” 五萬而已。 別說是提前出來設伏了,秋正覺得徐璈現在大概早就嚇得連徽州的城門都不敢出。 這樣的話梁壬已經勸過了,見秋正實在聽不進去,只能是退一步說:“為穩妥起見,還請大將軍派末將帶隊走在前方探路。” “萬一有誤中了敵方埋伏,大將軍也好帶著剩余的兵馬及時撤退,也好……”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