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蕭永一怔,大喜之下忐忑之至,忙起身跪地謝恩,“兒子謝過父皇恩典。” 明德帝眸色幽深,“早幾年要給你賜封地封為‘瑞王’,你和你母妃都不愿意,是否是你皇祖母給你施了壓?” 蕭永低頭,頓了一下才道,“不是,是兒子不愿離開母妃和父皇,才不懂事拒了父皇的好意。如今兒子長大了些,懂得父皇的良苦用心。” “哦?那你說說,朕有何良苦用心?”明德帝示意其起身回話。 蕭永這才站起來回了座,仍是小心謹慎回話道,“父皇是希望兒子回到封地有所作為,為民生疾苦打算。兒子卻留戀京城繁華,實在不孝。” 明德帝點點頭,“你能這么想,說明你確實長大了。” 這兒子雖然比不上駙馬,但和晉王一比,就顯得相當不錯了。 經此子過手的政務,雖無亮點,但至少也無錯處。能平平無奇不出錯也算是種本事。 明德帝又道,“至于你母妃,想必這許多年的心思只怕也不在宮中。當然,看她自己的意愿。她愿意留在宮中就留在宮中,愿意跟你回封地,就回封地去吧。朕……這些年忙于政事,顧不上她。你也可奉勸你外祖一二。” 蕭永眼皮一跳,什么叫“這許多年的心思只怕也不在宮中”? 父皇知道些什么? 聽到父皇這些話,看似句句閑聊,卻句句有深意。 他外祖家早年被皇太后拉攏,在其陣營算得上極重要的角色。他的母妃也是皇太后安排進宮的,卻并不討父皇喜愛。 或者說,明德帝除了表現得寵愛李貴妃之外,對后宮其余人等都十分冷淡。 以前皇太后說得起話,明德帝還能聽上一二,宿在各宮中開支散葉。隨著明德帝后來日漸強硬,他就甚少去后宮了,現在更是連敷衍的興趣都缺乏。 母妃不得寵,他外祖父這些年也日漸被邊緣化,不受重用。皇太后陣營基本放棄了他們這一族,是以他和妹妹云蘭公主在宮中的日子尤其艱難。 他們相當于兩頭不靠,皇祖母棄之不用,父皇又認為他們跟皇祖母是一頭的。 萬萬沒想到,父皇竟然肯放妹妹和母親跟他同去封地,這是意想不到的驚喜。 若是真有那一天,他也許能闖出另外一番天地來。到時,他就不用受制于誰了。 只是妹妹她……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