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幾個孩子也紛紛下轎,肅立在母親身旁。 此番亮相,讓許多不明真相的百姓看了個稀奇。 “咦,帝后大婚,怎的皇后還帶著幾個孩子?” 當然是有許多懂內情的,“瞧你這孤陋寡聞,梁國羽帝是咱們北翼的駙馬啊!他們可是三媒六聘的結發夫妻,有幾個孩子有什么稀奇!” “不,不對啊,怎的一下有三個?” “公主一胎生了三個孩子,九死一生。駙馬若以后不好好對公主,咱們北翼百姓是不答應的。” “那是那是!” 梁國那頭的百姓離得太遠,還看不分明,就等著北翼公主過河,能一睹芳容。 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樣的國色天香,能讓他們羽帝魂牽夢繞,以半壁江山為聘? 到底是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,還是……誰又說得清呢? 有心思活絡的臣子偷偷瞧著羽帝的側顏,心里已經在琢磨自家適齡的閨女有哪些夠得上進宮的條件。 唯有吳賢文和王易等使節團知,他們羽帝恐怕會打破三宮六院的規制,要讓那些臣子心思落空了。 兩艘畫舫駛入河心,分行兩岸。 眼力好的會發現,兩舟之間連著細細的紅線。其實紅線是連在兩盞青玉巹杯上的。 一只杯盞呈于梁國羽帝。 另一只杯盞呈于北翼公主。 這是要飲合巹酒了。 卓祺然在側肅立多時,此刻穩步上前。他指尖輕叩青玉巹杯,聽音辨質;又以銀針試酒,觀色驗氣。直至確認無誤,方向西月頷首示意。 西月雙手捧著鎏金酒注,神色凝重。這壺合巹酒是于卯時方才啟封,由卓祺然親自驗過后貼上朱砂封條,后一直捧在西月手中,從未離手。 羽帝那頭,也是一樣的謹慎小心。 這場和親大典的每一個環節,都經過數次推演與防備。每一個步驟,都絕不含糊。 帝后隔河舉杯,同時飲盡后,將酒杯擲于河中,取“同甘共苦”之意。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