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頁 蕭治再次著了魔。 天蒙蒙亮,暴雨傾盆中,他立在江城殘破的堤壩上,眼底燒著一種駭人的亮。 扮成侍衛跟在龍江身邊的文暄帝道,“皇兄他到底想干什么?熬了一宿不睡覺,天還沒亮就跑堤壩上來了。” “王爺召集了各級官員在堤壩上議事。”龍江也是很無奈,“他從水里被救上來就受了很重的傷,一醒來去見了公主,出來便這樣了。” 侍衛九道,“走,看看去。” 龍江應一聲,追在侍衛九身后跑。 堤壩前,文書捧著輿圖奉在蕭治面前。 但見蕭治執筆劃出七道泄洪渠,筆鋒落在絹帛上,墨跡暈開,“這里,明日辰時前必須清出通道,否則水位再漲三寸,便會倒灌入江城主城區。” 雨勢不減,洪水一旦倒灌,江城必將傾覆。縱使百姓得以撤離,家園亦將毀于一旦。 工部尚書高品源猛地抬頭,眼中閃過一絲驚詫。歸政王所指的泄洪渠位置,與他的想法竟然不謀而合。 且此處疏浚之要,非經年治水老手,斷難勘準。 他低頭領命,“是,微臣這就去安排。” 高大人觀天時,等雨停,才指揮士卒在江堤淤塞處架起十丈柴堆。 直到傍晚時分,烈焰灼紅江堤時,他冷然揮手,“潑水!” 蒸騰的白霧中,江堤淤塞處轟然炸裂,洪水如困龍出閘。 龍江見此情形,跑去稟報蕭治。卻見簡陋的屋子里燈火通明,歸政王正伏案疾書。 聽到泄洪成功,蕭治露出了一絲疲憊的笑容,“如此甚好。” 又宣各級官員議事,將諸事有條不紊分派下去。他老練的行事風格,與在京城時大相徑庭。 高品源等京派官員都無比憎恨四大世家,竟然下藥把這么好的皇上給害得被逼退位。 他們愈發擔心歸政王的身子骨,然勸解無效,只得作罷。 文暄帝趁亂悄然帶回去一些手稿呈給時安夏看。 治疫十九條、安民七策、堤壩重修圖……時安夏認真看過后,陷入了沉思。 文暄帝遺憾地跺腳,“皇兄在官員里聲望極高,連工部尚書高大人都贊他懂行,絕非紙上談兵。唉!他若一直好好的,我何至于非得當個傀儡?” 第(1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