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頁 “我說的不對?”江瑤一愣。 “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,圣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……這句話的意思,明明是闡述無為與公平公正之間的關系,怎么到了你嘴里,變成批判?”陳猛搖頭。 他知道,這句話有兩種解釋。 普遍的人認為天地并不仁慈,把世間萬物當成沒有生命的貢品。圣人不仁,把百姓當成沒有思想沒有尊嚴的草狗來對待。 而且在當年,這還是主流思想。 “哦?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句話是闡述公平公正,說來聽聽。”江瑤好奇的看著陳猛。 “這句話你得結合上下文一起來理解,如果單獨拿出這句話,的確容易理解偏差,原文是這樣說的,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,人圣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。天地之間,其猶橐龠乎?虛而不屈,動而愈出,多言數窮,不如守中……簡單的說,就是天地滋養萬物,不會說自己多么仁厚,不求萬物用草狗來祭拜它。所以天地不言仁,不爭仁,滋養萬物不求回報。 同樣的,圣人從來不會說自己多么仁厚,為百姓做了事情,也不需要百姓用草狗回報。中心意思就是天地和圣人任由自然,無為無造,遵守宇宙的規律,對待萬物公平公正,告知我們一切事物都有自身的本質,人們不要試圖去改變,要謹守本心,這個本心,指的就是仁……”陳猛簡單的解釋了一下。 聽的江瑤目瞪口呆,“你……你這是強詞奪理。” “你說是就是吧,反正我是這么理解的。”陳猛聳聳肩。 也不怪這女人不認同他的觀點,實際上即便后世,這兩種觀點都存在爭議。 有人說,無為而治的本身,就是為了方便統治階層愚弄百姓而創立的。 試想想也不是沒有道理,古代封建王朝,有哪朝哪代真的做到了把百姓當成了平等的人來看待? 人分高低貴賤,三六九等,可不就是當成了芻狗。 “我說兩位,你們去哪?別光說那些亂七八糟聽不懂的天書。”司機大哥問道。 “農業大學。”江瑤隨口說道。 “我也去農業大學。”陳猛看了一眼江瑤,心說,這么巧? 嗯? 江瑤眉頭立刻皺了起來,這家伙不會想耍流氓,真把我當他媳婦了吧?她知道自己長得漂亮,經常遇到不懷好意的癡漢,想盡各種辦法,千方百計的接近她。 回想一下,這家伙從一上車,就對自己很無禮的盯著看,后來還自私的放任騙子不管,還不要她管,明顯不是好人。 想到這里,江瑤臉色冷了下來,“停車。” “還沒到農業大學……”司機說。 “我有事,就在這里下。”江瑤說。 第(1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