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馬車隊浩浩蕩蕩,大約有三五百大魏騎兵,以及八輛豪華馬車。 剛出北方六城區域,北方大周護送的騎兵離開,武常安便隱隱察覺到不對勁。 “保護好陛下。” 武常安對著手下武者親兵吩咐。 幾十名武者悄悄來到后方馬車,從各個角度保護馬車。 這馬車里坐著的,是大魏國的魏王! 沒錯,這一次大魏的王也來了! 沒有任何人知道。 因為王隱藏了身份。 哪怕是大魏王朝里的大臣們,都不知道他們的王已經離開了王都。 至于王來到大周的原因,武常安也不清楚。 武常安勸過王,但王不聽。 這一趟,是議和之旅, 原本前往大魏國的大周禮部尚書被殺后,武常安請示過魏王之后,便決定親自前往大周議和。 武常安此行也是面臨重重危險。 如今的大魏朝廷里,有很多大臣反對與大周結盟。 大部分的大臣都希望與大秦王朝聯合。 畢竟,大秦的國力擺在那里! 大秦都主動示好了,愿意在打下大周后,將大周北方六城全部送與大魏。 這般示好,讓大魏的許多大臣認為有利可圖! 但也有大臣認為,這是大秦的緩兵之計。 大秦可能在打下大周后,便會對他們大魏出兵! 于是大魏朝堂上,分為兩派,一大派主和,一小派主戰。 主戰派的理念是,與大周和大唐聯合,三大王朝共同出兵,先阻攔大秦入侵,再談其他利益。 而主和派的理念,則是等大秦打敗大周,他們坐享其成即可。 很顯然,主和派的利益更大,而且是非??捎^,擺在眼前的利益。 “不要躲躲藏藏了,出來吧。” 馬車隊忽然停了下來。 武常安淡漠的聲音傳出。 正在這時,兩道黑影從前方數丈高的灌木叢里走出。 一人披著黑斗篷,看不清面容,手握雙鋸刀。 另一人使的是一把金剛大錘,看上去至少幾百斤重量,拖在地面留下一條深十幾厘米的痕跡。 這時候坐在后方馬車里的大魏王也察覺到了不對勁。 “怎么回事?” 大魏王透過車窗,看向外面。 “陛下,有人攔路!” 侍衛立刻匯報詳細情況。 包括攔路人手中的武器等等, “命武將軍盡快解決刺客,早日入京城?!? 馬車內傳出冷漠的聲音。 聽起來清朗,年齡不大,氣場卻是不弱。 “是!” 侍衛領命。 無需匯報。 武常安已經聽到了。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