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頁 太陽落山,幾條街上的燈籠爭相亮起,點亮了夜空,五顏六色的燈籠到處都是。 一入夜,路邊小攤,雜耍藝人都開始慢慢出來了,竟比京城元宵時還要熱鬧。 哪怕逛的人多花錢的人少,但是這樣人頭涌動的場景看著也讓人開心。 文瑤趴在包間的窗臺上看著外面的熱鬧,等著幾個少年玩夠了來這里找她,在一起回家。 云底撈后廚還未投入使用,文瑤就讓人從美食街買了些吃的,隨便對付了吃完,幾個少年一直等外面游玩的人逐漸變少了才姍姍來遲的回來。 幾人從后門出去直奔臨京縣的房子,一夜到天明。 第二天的目的地是希望學堂,主要是金修宜帶著小伙伴去驗收成果,文瑤是順帶的。 這邊是金修宜的主場,文瑤就一直跟在他們后面,看著金修宜神赳赳氣昂昂的進了學堂,任誰見了他都會行禮叫一聲校長,那臉上得意的笑容愣是壓都壓不住。 金修宜帶著他們去見了安排在這里的管事,詢問了學堂里的情況,一切運轉正常,木工課那邊不少人都能幫著焦健他們干點簡單的活了。 游樂場有一個場地是給小小孩玩的,里面會用到很多木質的玩具,訂單文瑤給了學堂的木工課的學生們,給自己賺自己的束脩。 另外管事還趁著這個時間給金修宜匯報了一下文化課那邊情況。 “這次小考有兩個學生表現很好,只是家境問題,來上學的時間有些晚了,但是很努力,兩個先生給他們做了保,想申請獎學金。” 希望學堂的管事是個二十多歲的舉人,叫趙彬,去年科舉落榜就一直在京城,和金家有些淵源,剛好那時候金修宜要開學堂,想找個靠得住的管事,金彥便想到了他,帶著金修宜尋上門。 趙彬一聽小公子要做的事,震驚之余更是對他敬佩不已,他本身就是寒門出生的學子,在京城為了備考本身壓力就大,若是來管理學堂,雖說會有很多雜事,但是他不用再承擔京城那昂貴的租房費用,還有月銀拿,忙完了學堂的事還不耽誤自己讀書,兩全其美,當即就答應了金彥,跟著搬來了臨京縣。 從學堂開始建造,招生都是他一直在這邊盯著的。 如今對學堂的事十分了解,看到那些孩子求知若渴的模樣,也讓他越發的對學堂上心,甚至將科舉之事都暫時放到了一邊。 他自己有時候也會給學生們上課,除了他之外,學堂還有兩個請來的夫子負責上文化課。 第(1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