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作為成立馬幫小有起色的林晨,最開始身上并非絕對正義的光環。 他一開始不過想掙錢,過的更好,所以不管什么錢都能掙。 看到貌美的女人,想娶回去,或者發生點什么,都是正常邏輯。 副導演一愣,似乎沒想到慕青梨會用一個近乎貶義的詞匯形容林晨。 “既然是梟雄就說明林晨很多地方和黑崗先生是有共同之處的。” “胭脂對黑崗先生恨,那么對林晨也不會是愛。” 慕青梨下了結論:“她最多,是感激。感激林晨拯救了她也不是,她感激的是,林晨給了她一個方向——妓女也能為國捐軀。” 誰說女子和男子在一起就得有愛情的火花? 或許和平年代可以。 可那是戰火紛飛的年代,求安穩,為國家都來不及,誰還有精力愛這里愛那里的啊。 民國劇,就該好好在抗戰劇情和勾勒歷史上下功夫。 總盯著那點男女的事干嘛。 神經病嗎不是。 這些話,慕青梨沒說出來,畢竟她也不是完全的沒情商。 她明白當下市場中的主流。 只是,王衛國都這樣的檔次了,本是不需要非得加一些雞肋累贅的東西的。 少女誠懇道:“戰友情,更動人,且升華更震撼人心以及正面。” 副導演還想說些什么:“你……” “你是真的看懂了我想表達的!!”編劇陡然出聲,誰都聽得出來她在興奮。 副導演滿目驚訝,“湯編你怎么還真覺得她說的不錯了呢?” 倒是王衛國沒有絲毫驚訝。 事實上在劇本第一版,湯圓圓寫的關系的確是戰友情。 王衛國不在意這些,他只在意劇情好壞。 只是制片人那邊打回來了,他說民國劇怎么能沒有愛情? 每個男主遇到的女人,都得對他有愛情,這才好看。 觀眾磕糖了,數據才更好。 王衛國覺得說的挺對的,他之前的劇里有愛情元素點綴,數據確實很好。 他同意之后,編劇只能改。 一個劇組中,編劇是食物鏈最底端。 而如今,誰也沒想到,演胭脂的演員一口道出了這里頭的邏輯問題。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