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而博贊的日子也不怎么好,十萬大軍被遣散或者被改編,打散后編軍,為大隋鎮守整個吐谷渾了,而博贊被帶回了洛陽,美其名曰享福去了,其實就是被看守了起來。 兩人本以為這輩子就這樣沒了,可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,隋朝內亂了。 全國各地烽煙四起,隨后幾年,越演越烈,隋朝終于是顧不上了吐谷渾這片土地了,開始收縮兵力。 伏允看到機會來了,馬上跑出了雪山,帶著野人一般的將士們,一路進攻,沒了大軍駐守的邊防重鎮,頓時土崩瓦解。 那些人本來就是吐谷渾的人,馬上響應伏允可汗,他們又重新奪回了伏俟城,伏允又坐上了吐谷渾可汗的寶座。 而隨著隋煬帝的死亡,博贊也逃出了洛陽,一路西行,終于回到了故土伏俟城。 而后大唐建立,伏允可汗立馬向大唐臣服,愿意成為藩屬國。 但一次次的幸運,讓伏允和博贊認為,他們是上天選定的寵兒,不知道悔改,又開始重走當年的老路。 李恪聽完這份詳實的資料,不禁感嘆,這伏允和博贊兩兄弟,還真是好運氣,這么多次在死亡邊緣徘徊,愣是沒進入鬼門關。 而這個博贊,比起伏允,似乎更加擁有智慧和魄力。 只是李恪不明白,伏允看似并不怎么像個做王的人,可偏偏伏允在做王,而博贊卻是寧愿為伏允做臣子。 不過此人非死不可。 “我外公沒殺你,讓你們死灰復燃,那我這個做外孫的,就幫外公做一件好事。” “這次,吐谷渾可沒有那么好的運氣了。” 不過,李恪并不想現在就弄死這個博贊,此人還有用,戰馬必須忽悠來,免得到時候全部損失在戰爭中。 現在應該是博贊心急如焚,自己忙什么,先跟他嘮嘮嗑,慢慢商議。 松贊干布在邊界陳兵十萬,而吐谷渾又三番五次偷襲大唐邊城,同時吐谷渾內部也是不安寧,早就被不明勢力滲透成篩子了。 現在的吐谷渾,可以說是非常復雜的存在,西南邊是吐蕃,東面和北面是大唐,西面是西域諸國以及薛延托,更西邊還有西突厥。 他父皇交給他的這塊肉不好吃。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