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

第24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-《家父李世民讓你女兒懷孕怎么了一葉瓜州》


    第(1/3)頁

    李承乾也回宮了。

    昨天去了城外,因?yàn)樘旌诹耍驮诔峭馇f子住下了,這段時(shí)間,他是真的感受了,什么叫人間疾苦。

    他走訪長安城周邊的村子,如今正值青黃不接的時(shí)間,但好多人家已經(jīng)沒有糧食續(xù)命了。

    可勛貴和豪紳們卻是打著接濟(jì)貧苦人家的旗幟,給他們貸了高額利息的錢和糧。

    或許這樣小命可以保住了,但田里的收成,卻是已經(jīng)失去了一半,再交過賦稅,那下半年吃什么?

    最后,他終于弄明白了,流民是怎么來的,城外那些難民是怎么來的?

    就是這些可惡的勛貴和地方豪紳,百姓們還不上借貸,就要拿土地償還成為流民,或者直接成為他們的佃農(nóng)。

    李承乾收拾了好多這樣的人,但最后卻是敗下陣來。

    那些沒飯吃的農(nóng)民,如果沒有這些勛貴和豪紳用這種方式接濟(jì),那就會活活餓死在青黃不接的時(shí)間段。

    而他對此出手,又惹得好多勛貴不開心,奏折如同雪花一般飛進(jìn)了皇宮,全是彈劾他的。

    彈劾的理由千千萬,其中廢他太子位置的占一半。

    這期間,李承乾親自下過地,體驗(yàn)過農(nóng)夫種田的辛苦。

    如此辛苦的農(nóng)夫,種出的糧食,卻是要被整天啥事不做,只顧享受的勛貴和豪紳拿走。

    他想不通,他那英明神武的父皇,為何不管他的子民,他不是說,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嗎?

    難道他真的就不怕,老百姓沒有飯吃,造他的反嗎?

    可他的奏折,卻是石沉大海,父皇并未正面回應(yīng),他心中的疑惑。

    李承乾在宮門口下了車,滿臉的滄桑,整個人也黑了不少,衣服上面全是污跡,鞋子上更是沾著泥巴。

    他抬頭望著巍峨的皇宮,今日他要當(dāng)面問問父皇,天子腳下尚如此,那么偏遠(yuǎn)的地方呢?

    他父皇曾經(jīng)信誓旦旦地說: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,以人為鏡可以的明失,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。

    他李承乾不才,但也熟讀歷史。

    勛貴是國家的脊梁,他們可以為國家培養(yǎng)精英,為朝廷輸送人才,是一個國家中不可或缺的存在。

    但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底層老百姓構(gòu)成的,他們是一個國家的根本,國家強(qiáng)大與否,還得看他們創(chuàng)造的價(jià)值。

    儒家先賢孟子曾經(jīng)說過,民為貴,社稷次之,君為輕。

    又言:君視民為草芥,民視君為仇寇,君以國士待我,我故以國士報(bào)之……

    最近這兩天,他終于體會到孟子說的這是真理。

    他親自下地,幫助農(nóng)夫除草,盡管將麥子當(dāng)野草給處置了,但依舊讓那些農(nóng)夫?qū)λ硌巯嗫矗埶ゼ依镒隹停贸隽俗詈玫某缘恼写?

    可盡管是家里最好吃的,也只有一碗比清水還清的面疙瘩湯,從一碗面疙瘩湯里,他只尋到了兩粒沉在碗底的面疙瘩。

    可當(dāng)他看到,辛苦了一整天的農(nóng)夫家里六口人,碗里壓根就沒有一粒面疙瘩,就連最小的六歲小孩碗里,也沒有一粒。

    當(dāng)時(shí),他眼睛馬上就紅了,眼淚不爭氣的往外溢。

    他顫抖著手,將兩粒面疙瘩夾到了小孩的碗里,轉(zhuǎn)身就走出了農(nóng)戶家里,哭了一路。

    為什么?
    第(1/3)頁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庆安县| 高青县| 绥阳县| 五家渠市| 马山县| 鸡西市| 汉川市| 安顺市| 衡水市| 合山市| 宜君县| 乌鲁木齐市| 溆浦县| 湘乡市| 平果县| 荆门市| 呼玛县| 银川市| 大方县| 光泽县| 宁化县| 西城区| 巴林右旗| 顺平县| 清水县| 禄劝| 舟曲县| 沅陵县| 宜黄县| 河东区| 安义县| 普格县| 通化市| 汉源县| 金山区| 宜兰市| 依安县| 温州市| 瓮安县| 策勒县| 霍林郭勒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