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頁 冥河。 這是一條非常神奇的河流。 在中華大地上,所有的河流,都是向東流。 比如,李白:“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。天門中斷楚江開,碧水東流至此回。” 李煜:“問君能有幾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。” 蘇軾:“大江東去浪淘盡,千古風流人物。” 咦? 冥河,它偏偏不,它就是要倒著流,并且還像一個女人一般善變。 它發源于疏勒南北山的雪山上,冰雪融化后,如同精靈般蹦蹦跳跳下山,一路上呼朋喚友,朝著饑渴如同大漢的戈壁沙漠奔去。 或許是這個大漢太能吃了,冥河放緩了步子,突然之間,變換了方向,沿著北山腳下,直沖猛進,沖向了那個期待已久的湖泊——羅布泊。 從此之后,再也出不來了。 然而正是這條冥河,它讓這片荒漠,出現了無數的綠洲,成為連接中原與西域的門戶。 七月份的冥河,水量極大,已經淹沒了能夠通行的道路,人馬想要過這條河,必須走搭建的浮橋或者木橋。 滔滔江水,帶著渾濁的泥沙,朝著西南奔去,而河流上的所有橋梁,都被高昌王麴文泰下令破壞掉了。 唐軍想要過河,必須搭建浮橋,按照此時的水量,向北或者向南,都為無法過河,除非他們一直往北走,但這需要浪費大量的時間。 當年玄奘前往伊吾,正是從這里偷渡過去的,當時水量稍小,還時問了人,從玉門關往北走了十里地,騎著馬,半夜偷渡過去的。 高昌王麴文泰,率領親衛數千,站在河邊,遙望著河對面的玉門關。 “哈哈哈,本王倒要看看,唐軍如何過河?” 這次,他率領大軍,突襲了唐軍的玉門關,以及冥河邊上的三座軍事堡壘,殺光了里面的守軍,等唐軍到后,肯定氣急敗壞。 尤其是那個蜀王,聽到此人的名號,他就氣的牙癢癢。 這個大隋朝的恥辱,他不該存在在這個世界上。 蜀王要是敢過這條河,他不介意讓這個活閻王去做真正意義上的閻王爺。 “王,河對岸傳來了密報……” 第(1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