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“已經傳去了軍令,不知道人在哪里!” “那李靖將軍和薛萬徹將軍那邊呢?可有消息傳來?” “還不曾有,估計正在趕往幽州的途中……” 李恪吐了一口濁氣,希望他們來的快一些,這里的賣國賊,一個都別想逃走,一定會讓他們意識到背叛大唐的代價。 “再派人傳令,火速支援幽州。” 李恪覺得,這場醞釀已久的大戰,馬上就會在幽州開啟。 但他覺得不會將戰火在大唐的土地上燃燒,一定要燒到高句麗去。 “還有,你馬上傳令海軍將領劉仁軌,讓他秘密來一趟幽州。” “本宮有話要吩咐他。” “是!” 劉仁軌是漢朝劉家的后人,傳聞祖上是漢章帝的后人,他出生在隋末亂世,家中貧寒,但從小就喜歡讀書習武。 在大唐,如果說李靖是陸地上的戰神,那么這位出身貧寒的劉仁軌,就是海上的戰神,他率領大唐水師,一戰就完勝當時倭國水師。 白江口海戰,堪稱是一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水戰,而這一次的勝利,也奠定了一千余年來,華夏民族在東北亞的政治,經濟與文化的格局。 這一次海戰之后,倭國徹底服軟,并且不斷地派遣遣唐使,向大唐學習先進的文化和技術。 前年,李恪在擊敗了控制大唐船隊的鄭氏之后,便開始組建水師,開始加強對于水師的組建,只是可惜,他在諸多將領中尋找了許久,都不曾尋到一個可以擔任大唐水師的將領。 后來,李恪突然想到了白江口海戰,頓時雙眼發光,讓人去尋找劉仁軌,結果正好劉仁軌就在長安城,并且是被自己的父皇召來問罪的。 原因是,劉仁軌在陳倉縣擔任縣尉時,因為處理一樁刑事案件,將一個囂張跋扈的折沖府都尉給當場杖斃了。 折沖都尉可是四品武官,就算是犯事了,那也得上報朝廷,才能治罪,結果就被劉仁軌一個縣尉給杖斃了。 御史將劉仁軌參到了李世民的御案上,于是李世民就讓劉仁軌來長安城親自請罪。 結果劉仁軌來到朝堂后,不卑不亢,說他按照國法做事,而折沖都尉還侮辱他,殺了了他,自己無罪。 李世民大怒,將劉仁軌關進了大牢。 其實李世民也認為劉仁軌做的對,還十分欣賞這個劉仁軌,此人剛毅正直,忠誠于國法。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