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ok chapter list
程咬金瞪大了銅鈴般的狗熊眼,怒道:“畜生啊你,連老神棍家的女兒都不放過?”“我老程雖然一路走來,磕磕碰碰,但從未委曲求全過,你爹我當年還是瓦崗寨的大當家呢!”“娶誰都行,唯獨李績的女兒不行,老子討厭那牛鼻子。”程咬金家的三子道:“父親,你這就是蠻不講理了,李灰灰小姐要身材有身材,要家世有身材,那么豐腴的女人,長安城就沒見過。”“只要娶了她,明年絕對能給你生個大胖孫子。”他是真心喜歡李灰灰啊!“閉嘴,老子給你說了,娶誰也不能娶他的女兒。”“為什么?”“當年你們不是一起造反的嗎?他還是你的軍師呢!”“別問為什么,問就是不行,別看你爹大大咧咧的,但你爹不是傻子,那李跑跑……李績,不是什么好東西,心眼多的很。”老三不以為然,說道:“有心眼怎么了,人要是沒有心眼,直來直去,都像你一樣,那不都是大傻子嗎?”啪!程咬金直接一巴掌抽在老三的臉上,吼道:“老大,老二,你們給老子滾進來,將這個逆子圈在府中,沒有老子的命令,誰也不準放出去。”老三被程咬金一巴掌抽迷糊了,他還從未見爹這么生過氣,以前自己想要做的事情,只要他和爹講道理,爹就會同意。可這次怎么了?老爹為何不同意自己和李績家聯姻?難道李績有不可告人的秘密?可李績從來都是陛下身邊的紅人,當初李績率先投靠了李淵,為李淵東征西討,成為開國將領,獲得無上榮耀。當時從瓦崗出來的人,唯獨只有李績獲得了李淵的信賴,成為了李淵的心腹之臣。而后來又投靠了李世民,為李世民造反做了許多工作,成功地讓李世民成為了皇帝,李績再一次成為了陛下身邊的紅人。而這次儲君之爭,李績又一次選擇對了正營,雖然沒有明目張膽地站隊李恪,可他同樣隨李恪東征西討,立下了赫赫戰功。每一次都能完美做出選擇的人,父親為何不同意自己娶他的女兒?這對于家族來說,同樣是至關重要的。程咬金心中非常憤怒,不過老三是他最喜歡的孩子,從小就跟其他人不同,他不喜歡舞刀弄棒,更喜歡詩詞文章。這對于老程家來說,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,因為他老臣是一個武將,只知道舞刀弄棒。想要家族強大強盛,經久不衰,還的是需要一個文化人的。老大和老二已經能看出來了,走了他老程的老路子,就靠老三了,老三便是他的希望,因為學習夠努力,又在皇家學院學習,將來肯定是能夠成為國家棟梁的。這樣的話,他兒子中,文武都有了,老程家的地位就穩如泰山了。可這個不爭氣的老三,竟然要娶李績家的女兒。絕無可能,就算是俺老程家絕后了,也不能娶李績的女兒。“老三,你還是先出去吧?我等為你問問情況。”程處默也不知道父親突然發這么大的脾氣,究竟是為何,不就是老三想要討個媳婦,那李灰灰大家都也見過,挺好的一個女孩,就是長得有些豐腴。不過現在大家就喜歡豐腴的女人,除了殿下之外。當然了,他們少年營的將士們,也和殿下一個喜好,覺得長得苗條的女子好看,胖子怎么看怎么別扭。不過李灰灰可不是那種胖子,她只是豐腴了一些,就是殿下都經常夸贊李灰灰,說胖的可愛。“父親,你不給孩兒一個滿意的答復,孩兒是絕不會向你屈服的。”老三倔強地吼了一聲,就被老大程處默給推了出去。屋子里就坐著父子三人。程處默作為老大,也深得程咬金信任,老大現在在這個家里,是除了他最有發言權的人了。“父親,為何您不讓老三娶李伯伯家的女兒,灰灰小姐也是我們看著長大的,論賢德,論才華,絲毫不輸于其他名門望族家的小姐啊?”“而李伯伯同咱們家一樣,都是新貴,在大唐也算是顯赫人家了,灰灰小姐足以配得上老三了。”程處默很疑惑,這本是非常門當戶對的一對姻親。父親為何要反對,而且反對的還非常激烈。程咬金黑著臉,久久不說話。不知道過了多久,出了一口氣,淡淡地說道:“雖然是陳年往事了,但那件事終究是咱們兄弟幾個心中的一個結,始終沒有解開。”“這些年,我們雖然互有來往,但那只是看在陛下的面上,不然老子死也不會去他李績跟前。”“更別說,老子會和他李績稱兄道弟。”程處默:“???”難道這老一輩有過節,而且過節還不小,似乎是有很大的仇恨在里面。程處亮也道:“父親,你就說出來吧,別在心里也不好受,說出來或許好受點。”程處亮很識趣,站起來就出門拿酒去了,正所謂酒壯慫人膽,父親雖然不是慫人,但這種兄弟之間被背刺的事情,恐怕真的讓他很難受。他們也知道一二,曾經聽殿下說,但具體如何,卻是真的不知道情況。羅通父親的死,和自己老子,還有秦懷道的老子,以及李績有很大的關系,而自己老子和秦懷道老子對于羅成的死,一直耿耿于懷。但當年的事情,究竟是怎么一回事,他們都不清楚,他曾經問過殿下,殿下說,具體的他也不清楚。父子三人喝了半夜的酒,終于,程咬金這條粗漢子,再也忍不住了,哭著道:“當年要不是李績那個心黑的,翟大帥就不會被李密那個小人害死。”“狗日的李績,都是那個狗日的東西,他算計了大家,為了他所謂的大局,為了他看好的李密,讓吾等瓦崗兄弟反目成仇,死的死,殘的殘,就算是活著的,這么多年,一直生活在愧疚之中。”原來,當年他們幾個被靠山王逼的走投無路,正好瓦崗寨翟讓舉兵造反朝廷,在瓦崗寨聚集了上萬人馬,并且四處召集有志之士加入反對朝廷的大軍中去。于是他們幾個就來到了瓦崗寨,拜了翟讓為大元帥,其實就是土皇帝。后來,不斷有新的兄弟加入,瓦崗寨拿下了數座隋朝官員控制的城池,地盤一下子就擴大了無數倍。但也引來了朝廷大軍的進攻,好幾萬人,瞬間就將瓦崗寨的兄弟們嚇退了,而翟讓為了保證兄弟們的安全,也準備收縮勢力。但李績找到了他們幾個人,對他們說,翟讓沒有帝王之心,更沒有帝王之志,跟隨翟讓造反,無異于自尋死路,不如再次尋找明主……一將無能累死三軍,更何況是軍中的主帥,將來造反成功的話,那就是帝王。李績是幾個人中的智囊,平時說話,大家都很信服,但這次卻是沒有人信服他,尤其是單雄信和秦瓊,直接就反對離開瓦崗。當初大家最困難的時候,是瓦崗的翟讓收留了他們,現在瓦崗最困難,自己等人卻是要離開,另尋明主,那就是白眼狼。與其離開,他們還不如戰死在瓦崗。大家都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,這種背信棄義的事情,他們做不來。后來,李績見大家反應激烈,只能嘆息一聲,最后不了了之了。可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,李績卻是等來了他的明主李密。李密是何許人?祖籍遼東,是北周名將李弼的曾孫子,祖父北周太保、國公,父親隋朝上柱國、郡公。李密從小喜歡讀書,更是文武雙全,兵法了得,更是有遠大的志向,常以救世濟民為己任,少年便承襲父親爵位,將家中錢財散盡收買人心,禮遇賢才,豢養門客。后來跟隨父親來到了長安城,做了隋煬帝的侍衛,結果隋煬帝說這個少年眼神很不尋常,就不要讓他擔任侍衛了。于是李密的侍衛生涯就此結束了,于是李密便辭去了侍衛,專心開始在長安城讀書,準備科舉考試。而當此時,已是大業九年,隋煬帝第三次征伐高句麗,李密好友卻是在黎陽造反了,并且偷偷將李密給抓了去。于是李密的造反人生就這樣開始了,李密善于謀劃,而少年時,散盡家財,收買人心,既然已經造反了,那就要好好利用了,振臂一呼,當年受過他恩惠的人都來投奔他了。李密跟隨楊玄感造反,成為這支造反軍隊的狗頭軍師加首輔大人,可以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。他們連戰連捷,最后卻是遇到了隋朝正規軍,更有名將宇文述和來護兒率領,面對如此大的壓力,李密同樣給出了謀劃,但樣玄感覺得過于冒險,沒有采取,最后兵敗兩人全部被俘。楊玄感直接被斬殺,李密被抓,送往長安城,途中這家伙利用金錢誘惑押送士兵,趁機逃脫,投奔又一個叛軍頭目,準備做大做強,再創輝煌。結果那個頭目壓根就看不上他,只能離開,前往下一個目標,只是一路上都是抓捕他的人,最后只能在淮陽隱姓埋名,誰知道郁悶中寫了一首詩,把她自己給暴露了。于是李密開始在逃亡,而這個時候,正巧趕上靠山王攻打瓦崗寨前期,李密便來到了瓦崗寨。眾人要斬殺了李密,因為聽聞李密和楊玄感造反被抓了,為何還能逃出來,就怕是朝廷派來的臥底。但李密憑借他三寸不爛之舌,說服了翟讓,并且為翟讓出謀劃策,如何能讓瓦崗寨轉危為安。而翟讓能留下李密,李績功不可沒,因為他更加看重李密,李密的潛力,要比翟讓多出一百倍。瓦崗軍如果能讓李密帶領,會走的更遠,因為李密有更好的身世,更好的才學,有更好的人設。翟讓按照李密的戰法,連戰連捷,擊退了敵軍,更是攻下了滎陽等縣,搶到了數之不盡的糧草。而此后,李密更是親自帶兵,各處征戰,經過一年多的戰斗,李密終于掌控了大多數的瓦崗軍,手底下更是有如同王伯當這等高手。大業十三年,李密率軍攻陷洛糧倉,但他卻不是為了軍隊,而是為了讓他的名聲更響亮,開倉放糧,解救百姓,前來投奔的人達到好幾萬。翟讓看著名聲超越他的李密,他知道,他就是一個農民,根本不適合做首領,于是主動把權力交給了李密。當年二月,在李績的攛掇下,李密便在鞏縣祭天登基,年號永平,自稱行軍元帥,眾人稱呼為魏公,開始封賞眾人。單雄信為左武侯大將軍,李績為右武侯大將軍,翟讓為司徒,爵位東郡公,其余人大小官職都有。從此之后,瓦崗算是站起來了,四周起義軍奔走相告,每天都有歸附的義軍,就連隋朝的將軍都前來投奔。只是在攻打洛陽時,遭遇滑鐵盧,瓦崗軍大敗,李密受傷逃亡。回到瓦崗時,李密擔心他的權力會被翟讓奪走,于是先下手為強,殺害了翟讓,同時重用王伯當,李績,而李密從此把控了整個瓦崗軍的領導權。李密此人謀劃極深,兵法也是了得,實戰中更是用兵如神,但此人過分自傲,不再撫恤下面的將士,更是剛愎自用不聽他人勸告。而當隋煬帝被宇文化及殺害的消息傳來時,他更是覺得自己就是那個真命天子了,因為此時天下四分,他占一份。從此刻開始,他便開始疏遠李績,聽信小人讒言,害死了單雄信家人,下放曾經跟著他打江山的兄弟們。這個時候,大家才看出了李密的嘴臉,尤其是單雄信恨透了李密這個小人,但李績這個狗東西,即便被疏遠了,依舊做李密的舔狗。后來,單雄信投靠了王世充,他們一行十幾個兄弟也跟隨單雄信投靠王世充。王世充為了讓他們死心塌地,更是將女兒嫁給了單雄信,但卻是不相信秦瓊程咬金等人。然而,讓人沒想到的是,李密率先投靠了李淵,成為了光祿卿,并且派遣頭號舔狗李績前來忽悠曾經的好友。不受待見的秦瓊和程咬金等人答應了李績,愿意投靠大唐,畢竟如今的局勢明眼人都能看出來,大唐挾天子而令諸侯,已經勝利了一半。更何況,大唐還有李世民這等六邊形戰士。只是從此之后,當年的瓦崗兄弟,卻成為了戰場上的敵人。并且,單雄信死了,罪魁禍首便是李績,是李績為了在李淵面前獻忠誠,而李績本不姓李,因為他拿了單雄信的命,李淵賜他姓李。所以,這個里,充斥著血腥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