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惠仁大師說完,雙手合十,念了一聲佛號。 這次,他是真心想要李景仁放下執念和屠刀,免得損失了他那一千多僧兵,給他佛家增加煩惱。 蜀王那活閻王,最喜歡干的事情就是借力打力,他真的不想成為犧牲品。 “惠仁禪師,慢走!” 李景仁拱手朝著惠仁禪師抱拳,雖然是惡客,但他卻是不能失了禮節。 畢竟人家是佛家的大佬,比起他李氏在大唐更加有實力和話語權。 玉陽子也抱拳道:“李家主,物極必反,月盈則虧,陰陽調和才是大道,此乃天道規律,無人能破。” “既然李家主執意如此,那在下也告辭了。” “告辭!”青陽子也抱拳行禮。 李景仁等這些大佬都走后,站在門口,久久沒有說話,胸中卻是驚濤駭浪,想要做出一個家族走向的決定,那是相當的掙扎。 因為一旦他做錯,那就是萬劫不復。 可正如惠仁老禪師所言,他苦惱的是,他李氏苦苦積攢幾百年的家業和權柄,就這樣交出去了,他心中不甘。 死后更是無法面見九泉之下的老祖宗。 “父親,難道咱們真的要放棄家族的幾百年的基業嗎?” 李平心中非常的不甘心,他是狄道縣的縣令,但這個縣令,卻是因為李氏在隴西擁有絕對的權柄的情況下,朝中才讓他做的。 假如,他乃一介平民,別說縣令了,就是一介小吏,也輪不到他做。 也許有人說,可以科舉,只要努力,就能得到朝中的重用。 這是開玩笑的話,三年一次考試的科舉,一次能錄取多少人,那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。 即便是擠了個頭破血流,終于上岸了,但又能如何,做官還需要渠道,需要背景。 李氏便是整個家族的背景,可以為子孫后代提供這樣優越的平臺。 現在,蜀王要拆了這個平臺,李氏的子孫會絕望的。 “族長,不能放棄,放棄了,咱們就完了,你是不知道,陸兵在紀成縣干了什么,他要被押往長安,由陛下親自審問。” 李景仁心中大驚,臉色陰沉到了極致,呵斥道:“你為何不早說……” “族長,剛剛得到的消息,當時晚輩走的時候,并不知曉。” 李景仁氣得胸口起伏。 陸兵這個狗玩意,他也聽說過,好像吞沒了救災錢糧,他曾呵斥過,但后來此事不了了之了,也不知道他是如何擺平的。 就在這個時候,五六匹戰馬飛奔而來,到了李府大門口停下。 其中一個騎兵翻身下馬,拱手道:“敢問可是李府族長李景仁?” “正是在下。” “蜀王殿下有旨,讓李族長馬上灑掃祖祠,備好五谷三牲,殿下抵達狄道縣,就要祭拜祖宗。”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