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王德:“……” 李世民轉身,走到了案幾前坐下,心中莫名其妙的一陣怒火。 憑什么啊? 做老子的盡干這些臟活累活,做兒子的,卻是整日瀟灑,還掌控著朝堂的大權? 哎…… 難道真的是報應嗎? 當年的自己就是天策上將,掌控著軍政大權,父皇好像也是坐在這個位置每天批閱奏章的! 想著想著,心中就舒坦多了。 翻開奏章便看了起來。 這份奏章是秦克儒的,昨天剛剛到,準備今晚看看,明日就讓人送回去。 秦克儒本來是蜀州的一把手,是屬于當時蜀王的封地,也算是蜀王的人,后來因為西北吐谷渾反叛,被打下來后,整個西北沒有能擔當大任的文臣,房玄齡就舉薦了秦克儒。 還別說,這老小子真是一把管理地方的好手,當時經管蜀州,蜀州年年大豐收,為關中和西北做足了糧食的保障。 去年冬天就去了西北,做了隴右道的一把手,現在隴右道二十五州,都歸他管理,可謂是權利非常大。 放在地方來說,沒有人比秦克儒更加牛逼的了。 早些時間,經過密探回稟,西北今年大豐收,不需要別的地方湊糧食了,財政也有結余,可能還會上交朝廷一部分。 當時他就覺得很驚訝,西北今年接連打仗,在李世民看來,就是一個大窟窿,恐怕朝廷塞多少錢糧進去,都是個無底洞。 沒想到,還有結余給朝廷,這簡直不可思議。 “陛下萬安,太子殿下千歲……” 李世民:“……” 果然是個大奸臣,寫個奏章,還要兩邊拍馬屁。 “托陛下和太子的福,今年隴右道大豐收,不管是糧食作物,還是經濟作物,都足夠隴右道自給自足。” “今年隴右道共建設工坊五百三十座,開墾荒地三百萬頃,人口增長一百五十萬一千六百三十人。” “修建水泥馬路共三條,以蘭州為輻射,修建了蘭州到秦州線,蘭州到西海線,蘭州到玉門關線。又以玉門關為輻射,修建了玉門關到北境線,玉門關到南境線……” “太子殿下說過,要想富,多生孩子,多修路,所以,臣接下來的規劃是,將打通整個西域各州縣的路,讓每個州縣都連接起來……”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