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“他們無不是五姓七望,各州豪門望族,兒臣一死,你以為大哥能震得住他們嗎?” “這好不容易統一的大唐江山,瞬間就會土崩瓦解,重新回到天下大亂的時代。” “更何況,這江山是朕打下來的,大哥作為太子,他有什么資格坐著天下。” 李世民越說越激動,最后直接吼了出來,也絲毫不顧這里還坐著諸多臣子。 李淵也被憤怒的李世民嚇了一跳,他從未見過今日的李世民。 李世民是個孝子,除了當年那件事,從未反對過他,就算是他錯的,李世民也會說是自己不好。 李淵似乎習慣了李世民的孝順,而完全忽略了李世民的感受。 之所以造成當年的事情,他最后也想通了,罪魁禍首就是他李淵。 要不是他優柔寡斷,絕對不會出現玄武門之變。 李世民能成為皇帝,也是當年大勢所趨,因為李世民背后同樣有關隴集團的支持。 而李建成雖然被山東集團支持,但山東集團遠水解不了近渴,并且大多都是豪門望族,沒有多少兵權。 可當時的兵權,幾乎都掌控在關隴集團的手中,并且當時的關隴集團財大氣粗,勢在必得。 與其說是自己兩個兒子在奪皇位,還不如說,是關隴集團和山東集團在爭奪從龍之功,從而徹底擊垮另外一個集團。 “父皇,放下此事吧,該放下了,你放不下此事,兒臣心中直過意不去……” 李世民撲騰一聲就跪在地上。 整個人也是淚如雨下。 李淵哭著上前,說道:“父皇已經在很努力地去放下了,可想起你母親臨終前的交代,朕就心痛,朕沒有做到承諾……” “起來,世民啊,你起來,父皇也知道,你這些年過的很苦。” “你是一個好皇帝,這也許就是宿命,要是換成你大哥,說不定這大唐還沒有如今的盛況。” “朕看著大唐日益富強興盛,父皇打心底里高興。” “起來!” “朕就是發發牢騷,這件事過去這么些年了,朕也該放下了。” 李世民哭道:“父皇!” 兩個人抱在一起,鼻涕眼淚一把接著一把,似乎是兩人都放下了此事。 群臣都懵逼了,不敢聽皇家的這件事,但誰也不敢離開,只能呆呆地坐在那里裝傻充愣,甚至如同房玄齡直流,剛才還和魏徵爭的面紅耳赤,此刻看過去,好家伙兩個人都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。 李恪站在一邊干著急,卻是什么忙也幫不上。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