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接著他南拳直抽百濟,新羅等半島上的小國。 至此,高句麗的疆域達到了鼎盛。 而在這段時間內,他們也引進佛教,開始對內統治,與其他國家交好。 等隋朝建立后,隋朝為了穩固幽燕地區,便準備收拾囂張跋扈的高句麗,然而高句麗卻先發制人,聯合靺鞨人進攻遼東軍事駐地。 可這次進攻,被隋朝擊退了。 隋文帝作為開國皇帝,他知道,想要大隋江山穩固,必須掌控三個地方。 這第一個地方便是關中,關中西出,可以直達漠北和西域,并且關中易守難攻,四面都是天然屏障,已建立國都最佳地方。 第二個地方,便是中原洛陽,控制了洛陽,就相當于控制了整個中原,北上便是幽燕,南下是整個富庶的江南。 這第三個最為重要的地方,就是遼東了。 整個山東地區的危險,最主要就是來自于遼東,只要控制了遼東,幽燕就安全了,整個山東也就安全。 所以,遼東的高句麗,必須滅國。 再者,那地方肥沃,可以種出許多的糧食,自古以來就是中原控制的地區。 于是,隋文帝十八年,便派遣三十萬大軍,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。 只是可惜,這次進攻高句麗在半路上就夭折了, 陸路方面,大軍遭遇了暴雨,糧草供應不上,又遭遇了疾病,大軍還沒到地方,直接死傷慘重,不得已直接退兵。 水路方面更是讓人遺憾,自東萊出發,路上卻是遭遇大風,多船沉沒,更是死傷慘重。 這事隋文帝也只能干瞪眼,他很想干這個龜孫子,但老天爺不讓啊。 于是這事就一直拖到了隋煬帝上臺。 高句麗見隋朝根本就拿他們沒辦法,于是更加囂張了。 脾氣暴躁的隋煬帝,決定再次東征高句麗。 天下兵馬,無論南北,無論遠近,全部集結于幽州。 只是隋煬帝還沒有出發,各處就開始了暴亂和農民起義。 而這次隋煬帝親征,兩軍交戰,結果隋朝的大將當場戰死了,隋煬帝大怒,命令兵分三路進攻高句麗。 終于,在遼河以東,隋朝擊潰了高句麗主力,隨后進攻遼東城。 但在遼東城,這位以暴君著稱的帝王,卻是懷柔了,他下令,若是城內將領愿意投降,可以接納。 結果,大軍就在攻陷遼東城時,高句麗直接要投降,于是將領們休戰,稟報給了隋煬帝。 等隋煬帝恢復到了之后,高句麗卻是準備好了防御,再次堅持抵抗到底。 就這樣重復了好幾次,隋朝軍隊士氣低落。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