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六章 埋伏-《謀斷九州》
第(1/3)頁
(求訂閱求月票。)
奚援疑希望用一次成功的夜襲報復(fù)叛軍,并將其一舉消滅。
他制定全部計劃,諸將點頭,通報給管長齡時卻遭到質(zhì)疑。
“你要帶全部兵力進(jìn)攻叛軍?”
“官兵只有八千人,叛軍雖亂,卻有兩萬將卒。我軍派出的人太少,夜襲只能打敗城外叛軍,雖勝無益,此一戰(zhàn),當(dāng)以奪城為務(wù),畢功于一役。”
與叛軍一樣,官兵也經(jīng)常虛夸兵力,號稱三萬,其實只有八千,但是有三千騎兵,是官長齡最大的一筆本錢。
他不喜歡冒險。
“萬一叛軍設(shè)下埋伏呢?”
奚援疑回道:“那又怎樣?叛軍乃是烏合之眾,騎兵不滿百,兵卒不擅弓弩,所恃者無非刀槍,絕非官兵對手。我軍騎兵闖營,步兵隨后,直抵城門。孟僧倫若能叫開門,大功告成,絕不能,步兵攻城,騎兵調(diào)頭追殺城外叛軍。據(jù)說徐礎(chǔ)一直留在城外,他是賊首,一旦被殺,城中必然膽破……”
“他是大將軍之子……”
“是,能不殺,盡量不殺,活捉徐礎(chǔ)一樣能令叛軍驚潰。”
管長齡還是不喜歡這個主意,可他正用盡全力抵抗附在骨頭上的疼痛,沒精力與滿腔熱情的年輕將領(lǐng)爭論,何況奚援疑出自高門,前途無量,是他立多少軍功都比不了的。
“七千人,騎兵你都帶走,留下一千步兵。”
奚援疑大喜,拱手告退,召集諸將,安排當(dāng)晚的夜襲。
孟僧倫與數(shù)十名降卒同為向?qū)В蝿?wù)有二,一是進(jìn)營之后招降,二是叫開城門,讓官兵進(jìn)城。
“叫開城門為重,那個鮑敦真肯聽你的話?”奚援疑必須問個明白。
“回將軍,鮑敦原是地方良民,并非反賊,只要官兵許以無罪,他必然開門相迎,我愿以項上頭顱擔(dān)保。”
奚援疑的確在東都見過汝南城的公文,眾多百姓為一個姓鮑的地方豪杰請官,可朝廷自有規(guī)矩:平民必須得到薦舉,才有可能封官,再多百姓的聯(lián)名也比不上一位郡守寥寥數(shù)字的推薦。
“官兵來此只為平亂,進(jìn)城休整兩三日,就得旋師回京,汝南城仍由鮑敦守衛(wèi)。管將軍奉旨便宜行事,可以封他一個官兒,你也一樣。有罪必罰,有功必賞,朝廷向來如此。”
“能得無罪之身,我就很滿足了。”孟僧倫臉上露出明顯的歡喜。
入夜之后,奚援疑頻頻派出斥候,聽說叛軍營地與平時一樣燈火通明,他很高興,向諸將道:“大將軍子孫雖眾,卻無人承繼將帥之才,那個樓礎(chǔ),是名刺客而已,不足為懼,能將其生擒活捉者,重賞,殺死者,亦賞。”
奚援疑同樣選擇四更出發(fā),他以騎兵為主力,因此不選小徑,直馳大路,孟僧倫會帶他們繞過營前鹿角柵,從側(cè)面的一處缺口闖入營中。
“正是建功立業(yè)之時,望諸位各自奮勇,天亮后在城中會食。”奚援疑鼓勵諸將,拍馬出發(fā)。
兩軍相距不遠(yuǎn),騎兵說到就到,奚援疑傳令將卒不得呼叫,以免驚嚇到叛軍,他要的是一網(wǎng)打盡。
孟僧倫一馬當(dāng)先,馳入一道下坡,拐過一處小彎,折而向上,前方果然沒有障礙,只有簡陋的木柵,騎兵可以輕易越過。
營地里很安靜,火把成行,帳篷林立,奚援疑進(jìn)營之后,發(fā)了一聲喊,兵卒隨之鼓噪,帳篷里跑出一些人,四散奔逃,全無斗志。
這樣的場景全在奚援疑的預(yù)料之中,向孟僧倫喊道:“去叫城門,這里交給后面的步兵。”
第(1/3)頁
主站蜘蛛池模板:
汾阳市|
尉犁县|
丹棱县|
吉安市|
宜兰县|
洪洞县|
鹰潭市|
汝南县|
平昌县|
阿拉尔市|
黄山市|
诸暨市|
兴城市|
肥东县|
玉门市|
新民市|
花垣县|
巴东县|
扶风县|
三穗县|
宜宾县|
普兰店市|
奈曼旗|
保靖县|
临高县|
宜黄县|
寿阳县|
卫辉市|
浪卡子县|
定南县|
雷州市|
阿拉尔市|
应城市|
金沙县|
东台市|
徐汇区|
隆昌县|
香河县|
即墨市|
三亚市|
仁寿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