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頁 太傅在鳳疏影的固有記憶里是很清正的官員,他之前覺得這種人家的家風應該都是清正的。 這種人家里竟會出現這種事情,簡直就是件極為可怕的事情。 那犯人回答:“是的,我后面也去查了,確實就是皇后娘家的侄兒。” 鳳疏影深吸了一口氣道:“行,這事我知道了。” 那犯人哭著道:“因為這事是皇后的娘家人做的,所以根本就沒有人敢受理我的案子。” “我不求別的,只為我枉死的爹娘求一個公道。” 他因為拒絕售賣家中的田地家破人亡不說,因為他父母死全算在他的頭上。 他被人指指點點,背負了極大的壓力,這段時間可以說是過得生不如死。 鳳疏影知道,皇后有嫡子,之前昭元帝雖然一直沒有立太子,但是眾人都覺得景時楓會成為下一任皇帝。 太傅在朝中的聲望也極高,門生遍布天下。 說句不夸張的話,在這種情況下,朝中的官員拍他們馬屁的人數不勝數,沒有人敢為難皇后的侄兒。 直到幾個月前,景時楓死后,皇后沒了倚仗,太傅府行事也比之前更加低調。 但是就算是如此,也沒有人敢去招惹或者違逆他們的意思。 那犯人的這番話,引起了不少的人的共鳴。 當即又有好幾人說起他們的冤屈,竟有好幾個和那個犯人的情況相同。 鳳疏影問那個犯人:“你叫什么名字?家住何方。” 那犯人回答:“小的叫武應文,家住萬年縣大槐樹村。” 鳳疏影聽到這個名字愣了一下,問道:“你說你叫什么來著?” 那犯人又不明白她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反應,卻還是重復了一遍:“小的叫武應文。” 鳳疏影的表情有些古怪。 她的表情古怪的根本原因在于,那犯人的名字和書里的權相名字對上了。 在原書里,景時硯之所以能和景墨曄斗的不分伯仲,便是因為他身邊有個極利害的謀士叫做武應文。 武應文父母雙亡,心思深沉,對景時硯忠心耿耿,是景時硯手里最好用的一把刀。 景時硯登基稱帝之后,武應文是成為他的宰相,為他治理江山,主持變法。 雖然后面他因為行事太過狠辣,得罪了不少人,沒能善終,但是他的能力無人質疑。 第(1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