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 萬軍之將,跪向清涼府-《星痕之門》
第(2/3)頁
“諸位,戰(zhàn)馬能否奔襲?!”張貴瞇著眼睛,徐徐掃過三千騎,再次大吼著喝問。
“尚可奔襲!”
這一次,喊聲變得整齊,洪亮。
張貴看向陣中那些被裹挾的將士們,聲音低沉卻有力:“老朽此刻只有一言,清涼府若被攻破,那狗艸的景帝,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位造反的人。他才不會理會你們的為難之處,持械者,定被株連九族。生逢亂世,是幸,也不幸。既披上戰(zhàn)甲,也只是保,能保之人而已。我等當(dāng)初隨懷王起事,也是為此。家鄉(xiāng)在后,總有人要站在前面……爾等雖然早已投靠朝廷,但你們身上所披皆是青甲,舉的皆是懷王旗!年幼者,你們的父輩一代,都是食懷王之祿,領(lǐng)清涼府軍餉。如若爾等尚有膽魄在,便與我向死而生,殺向敵陣。待明日天明,我與你們一同埋骨青山。烈日之下,照耀的是遍地忠骨,而非朝廷鷹犬!”
喊聲激蕩,周遭那些被迫造反的兵丁、將士,此刻都不由得看向了清涼府。
他們的家鄉(xiāng)就在那兒,只有一面青山相隔;他們的至親都在那兒,手無縛雞之力,對抗不了鐵騎與鋼刀。
張貴只說了寥寥幾句話后,便扯著韁繩,看向敵軍兩側(cè)陣列:“刀尚在,馬能跑,諸君與我,再為老懷王之子,殺下一座江山!”
“我部,隨我擊向左側(cè)敵軍陣列,不死不還!”陶文淵大吼。
“我部,隨我沖向左側(cè),不死不還!”二愣拔刀喊著。
“殺!”林子輔提著酒葫蘆,雙眸明亮。
“與我廝殺!”
張貴舉著關(guān)刀,一騎當(dāng)先地沖向右側(cè)敵軍陣列。
林子輔在后,緊緊跟隨。
二愣與陶文淵,則是掉頭殺向左側(cè)。
霎那間,三千殘騎兵分兩路,竟再次調(diào)轉(zhuǎn)馬頭,向朝廷步兵陣列撲殺而去。
那些被迫造反的兵丁將士,在奔襲中,頻繁扭頭看向清涼山,看向家鄉(xiāng)。
此一去不還,便一去不還。
待天明,望家鄉(xiāng)還在,望至親還在……
滾滾亂世,撲面而來,微弱的個人總會被大勢裹挾,這萬般無奈下,留忠名于世間,便也是一段佳話。
退無可退,那便殺吧!
……
峭壁上,正斟酌如何拖延敵軍進(jìn)攻鋒芒的楊南,此刻聽到峽谷道外喊殺聲震天,不由得驚愕扭頭。
抬頭遠(yuǎn)望,他竟見到張貴、二愣等人,率領(lǐng)三千騎兵,反撲向左右兩側(cè)的朝廷步兵陣列。
只一瞬間,他便明白了這幾位老將所想。你需要時間,那便用三千騎給你時間。
站在冰冷的巖石上,楊南大腦一片空白。
從某種意義上講,他也是一名特殊的軍人……他能共情這些古人的心中所想。或者說,他現(xiàn)在有的信仰,就是來源于過去的歷史。或許……也來源于這里,碭山關(guān)……一個在歷史上找不到名字的地方。
峽谷道出口。
一向性格比較冷的李彥,扭頭望向遠(yuǎn)方,見騎兵逆向而行,馬蹄聲遠(yuǎn)去,久久無言。
一線天內(nèi),劉紀(jì)善在戰(zhàn)斗中轉(zhuǎn)身扭頭,稍稍怔了一下,便大喊道:“快點(diǎn)殺!!!他們或許還能回來幾個!”
守歲人攻擊烈度再次提升,開始傾其全力解決峽谷道中的敵軍。
……
全部開拔的中軍大營。
左玄騎馬,看著反向沖擊兩側(cè)的三千殘騎,目光愕然:“小懷王紈绔無知,老懷王身死多年……他們的膽魄從何而來?!”
“一群愚忠之人。”偏將皺眉評價(jià)一句。
“朝廷的邊塞之軍,若有一半這樣愚忠的人,還何懼小小南疆?”左玄冰冷地回了一句,沉默許久道:“命兩路大軍停滯后撤,騎兵保護(hù)側(cè)翼。”
第(2/3)頁
主站蜘蛛池模板:
南皮县|
古蔺县|
枣强县|
舟曲县|
烟台市|
三原县|
分宜县|
阿合奇县|
天祝|
泰安市|
新巴尔虎左旗|
延庆县|
鲁山县|
宝兴县|
乐都县|
辽阳市|
临江市|
岳阳市|
马关县|
福泉市|
甘肃省|
高台县|
山东|
唐河县|
宁海县|
乌海市|
天镇县|
大化|
甘谷县|
江陵县|
友谊县|
平安县|
监利县|
霍林郭勒市|
唐河县|
繁峙县|
武胜县|
吉安市|
合肥市|
鲜城|
新乡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