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張元慶將自己的選票投入票箱之后,義無反顧回到座位上等待票選結果。 經過長時間的統計,監票人來宣布結果。然而當結果宣布的時候,不僅是張元慶,全場很多人都不敢相信。 本次會議應到代表345名,因事因病請假8名。實際到會337名。而張元慶獲得贊同票高達312票。 這么一算,已經遠遠超過了九成。 饒是張元慶都露出了震驚的神情,按說自己能夠獲得多少票,通過會前的接觸已經掌握一個大概了。 在他想來,大概能夠獲得六成到七成。就這個,還是他通過多方努力的結果。 因為按照原本的計算,那是六成都達不到的。或許勉強能夠達到六成,還多半是郭華云出手的結果。 在劉國娟的加大宣傳之下,外加王飛宇暗中過來助陣,票數最多達到七成多。 這個九成,已經遠遠超過了張元慶的想象了。 直到張元慶起身參加新一屆領導班子亮相的時候,不由看了一眼胡強,對方仍然是不動聲色的神情。 亮相之后,張元慶回到主席臺。 大會閉幕式上,胡強向大會圓滿成功表示祝賀。后面就是胡強對繁華區未來工作提出要求,很多人都聽出來,胡強所提的要求與張元慶在工作報告里面的要求相仿。 換句話來說,胡強是完全同意張元慶所做的工作報告,對于里面的要求也表示了高度認可。 而在講話的最后,胡強竟然也是用一句古詩詞來作為結尾:“城闕輔三秦,風煙望五津。與君相扶意,同是宦游人。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。無為在歧路,兒女共沾巾。” 張元慶神情不變,但是眼神有些動容。胡強將這首詩原本與君離別意,改成了與君相扶意,似乎暗和張元慶做報告的時候,提出的結交在相助。 于是這首詩從離別,一下子變了一個意思。最后一句話,無為在歧路就有點意思了,這句詩的意思是不要在岔路口分手。 胡強竟然當著全體代表的面,念這首詩。他表達的意思已經不用多說了,他不僅表達了對張元慶的支持,更表達了求和的意思。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