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張元慶將他們的表現都收入眼底,他于是完整的將文件念完。念完之后,張元慶看向楊崢。 現場有短暫的寂靜,因為張元慶分析的太狠,太過尖銳了。有些人不知道說什么,有些人則是不想說什么。 終于有一個人開口,開口的人是副書記秦銘,他開口也是因為他是此次會議的主持人。 秦銘作為副書記,排名在其他副書記之前,管理的是日常工作,有的地方也稱為常務副書記,算得上是第一副書記了。 秦銘深深看了一眼張元慶,然后說道:“從剛剛張元慶同志的發言來看,準備的應該很長時間吧。沒有想到,張元慶同志進入系統時間不長,卻能夠找出這么多詳實的問題,其中很多問題,提的非常切實。相信這些問題,也是大家一直在思考的。 元慶同志這一次督導能夠收獲這么多,不知道對此有什么好的舉措和經驗,跟大家分享一下。” 這些問題都是經得起推敲的,又是當著眾人的面指出來的,在場的領導還真做不到指鹿為馬。你不能說他是錯的,否則還真對不起自己的專業。 不過在場領導不悅是很正常的,體制內有句話說得好,大事開小會,小事開大會。雖然不怎么準確,但是你搞出這么大的動靜,不應該在這么大的范圍內整的,不怕影響太大么? 張元慶這一招確實狠,利用總結會這種群體性會議搞出了這么一份文件,想必在場所有人都記住了他這個名字,包括系統內部的領導們。 秦銘表態之后,楊崢也嚴肅的點了點頭:“我贊同秦書記的意見,元慶同志這個報告總結的問題非常到位,針對這些問題,元慶同志不知道有什么建議。” 顯而易見的,張元慶能夠提出這么多的問題,肯定也想好了解決的對策。不然光提出問題,可不是什么好的習慣。 只提問題不解決,那在場領導可不會這么輕松的放過他。 關于對策,錢子豪自然早就總結了。張元慶將對策進行優化之后,形成了自己的方案。他提出了專業性培訓、流程嚴格化之外,專門提到了加強監督。 張元慶和錢子豪異曲同工之妙,那就是將這個監督的權力,則是放在了案件監督管理室。原本案件監督管理室就有對案件監督的職能,不過目前來看,跟參謀差不多,大多數時候,基本上是不辦案子的。 這也正常,人家專業辦案子的,需要你去伸手么?除非是有明顯的違紀違規,不然肯定是陪同調查就算了。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