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張元慶略微思考后說道:“衛鈺翔他們的做法,很多人不能理解,但是他們勝算很大。只要陸琦元關系夠硬,多半能夠成功。” 這種說法,想必在楊東月在內不少人都無法認可。畢竟這樣公然搞小圈子、拜碼頭,應當是大忌才對,怎么反而容易成功? 換做以前的張元慶,肯定也覺得這樣不合理。只是思維開闊后,他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穩定與權變。 穩定是現在安北的最大需求,剛剛經歷大變之后,求穩是符合上下共同期盼的事情。天水市是以前閆派的地方,隨著閆文志退居二線,侯泉年和周強斌先后離開。田安象也即將赴省,閆派在這里的高層次力量盡失。 這時候,如果閆派有扛旗之人,還是勉強能壓得住陣勢的。只可惜,衛鈺翔和鄭駿顯然都不是閆派之人。 陸琦元就更加不是,他應當背后有其他派系支持,從他的表現來看,這個派系應當想要強勢插手進來,并且大有希望。 上層考慮穩定的話,會選擇松松手,讓這里重新建立起新秩序。這樣一來,比起殘余閆派角逐扛旗人會更有性價比。 更何況,天水市的發展也需要一些強勢的人頂起來。閆派已經式微,就算真有人扛旗,為了站穩腳跟也會選擇放棄一些權力,換取各方的支持,這樣一來很難強勢。 陸琦元這個新的派系起身,那就不同了。他們上來就是王炸,一二三把手聯合,這要是大旗一展,各路英雄還不競相云從,很快就能打開局面。 張元慶簡單闡述了自己觀點,楊東月聽了感慨一聲:“要是他們真成了,只怕我們都沒啥好果子吃了。” 楊東月是周強斌的人而且還是嫡系,說起來也是閆派,后面說不定也要被壓制,到時候日子就不好過了。除非他們愿意接納自己,不過這個常委只怕保不住了。 張元慶卻安慰道:“還沒到那天,體制內往往很多事情,沒有到最后一刻,什么結果都有可能。再者說,江山代有人才出,各領風騷數百年,這都是規律。楊市長幾年后去省城也大有可能。” 楊東月眼睛一亮,她并非沒想過這個事情。但是這話從張元慶口中說出,就讓她有些遐想連篇了。 楊東月笑了笑:“張校長什么時候與依依舉行婚禮,到時候可要喊我喝杯喜酒。”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