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現在突然把張元慶放在入常,呂達內心覺得有點過急了。難道是葉俊想要搶占話語權,讓縣政府那邊話語權增加一點。 呂達作為一把手,對于當前常溪縣的幾股力量是了如指掌的。他本身出自于省政府大院,也是極為精明之人。 對于當前這個情況,呂達雖然覺得有點操之過急,但是也不會阻攔的。張元慶說起來還是自己的人,如果他在這件事上過多阻攔,一旦傳出去的話,那么將會造成不可消除的隔閡。 只是對前來征求意見的包容,呂達很有技術性的說了一句:“張縣長我也非常看好,不過這件事多問問其他領導意見,確定好了再上會。畢竟縣委成員,要慎重一些。” 包容自然能聽出呂達話里有話,如果真覺得不錯,也不會說但是了。 不過包容假裝沒聽懂,一副認真的模樣:“咨詢范圍大概有多廣,達到多少認可度,才能夠上縣委會?因為我們縣委也只有推薦權,決定還是上級黨委說了算。這和干部提拔畢竟不同。” 包容顯然要呂達說明白,不要搞一局模棱兩可的話,就讓他去做事。 如果是彭泰來,包容還未必敢如此。呂達畢竟才來的時間不長,在很多人眼里,就如同穿著高跟鞋跳舞,根基是不穩的。 哪怕是第一次干部大會上呂達的強勢讓很多人印象深刻,但是那也只是令人難堪而已。他若真是想要在人事上牢牢掌握權力,還沒有那么容易。 呂達看向他,淡淡說道:“人事工作也是我老本行,我的意思是入常的事情還要慎重。畢竟當我們報到市委組織部的時候,上級領導也是要研究的,盡量沒有爭議最好。這樣吧,葉縣長已經算同意了,你們再問問鮑書記和金書記,你們組織部自己也討論一下。” 包容聞言點了點頭,這個范圍也是合理的,也是在縣委五人小組范圍之內。其實這種事情,開個五人小組會提前探討一下。 縣委五人小組一般分別是,縣委書記、縣長、縣委副書記、組織部長、紀委書記。縣委五人小組是縣里的一種重要監督力量,可以對全縣的重大決策、重要項目、重要人事任免等進行監督和審查,確保縣委的工作符合黨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。 不過現在常溪縣縣長空缺,葉俊作為常務副縣長也算是政府負責人,他可以對此提出意見。 由于人就是從縣政府班子醞釀產生的,也可以說是民主推薦出來的,葉俊肯定是同意的。 呂達因為和張元慶的關系,所以不能拒絕,那么就等于同意了。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