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放了劉發(fā),童書記這一關(guān)過不了。他只能先撒謊,再想方設(shè)法說服童書記。只有這樣,才能確保自己無虞。 童書記沉思著問道:“鄒副縣長,你是什么看法?” “童書記,郭立棟和孫才對劉發(fā)的案子非常了解。他們緊緊抓住劉發(fā)和對方已經(jīng)達成和解,劉發(fā)賠了錢,對方也簽了諒解書,所以這個案子該結(jié)了,劉發(fā)也該放出來了。” 童肖媛當即又道:“如果不放呢?” 鄒國凱道:“如果不放,可能會惹上麻煩。劉順已經(jīng)到市局舉報我了,孫才也讓我看了劉順的舉報材料。” “他還舉報?這不是是非顛倒嗎?” “是啊,劉順這是倒打一耙。但畢竟有郭立棟和孫才的支持,劉順才敢如此放肆的。我懷疑孫才手中那些劉順的舉報材料,也很有可能就是郭立棟和孫才指使他這么做的,目的就是逼我就范。” 童書記問道:“黎縣長知道這件事嗎?” 鄒國凱毫不遲疑地道:“黎縣長知道這件事。” “他什么意見?” “他讓我聽郭立棟的。” 鄒國凱又在撒謊,但沒辦法,他只能這么做。 童書記問道:“對劉發(fā)放與不放,哪個更有利些?” 鄒國凱接連撒謊,目的就是在等童書記這話,忙道:“童書記,就目前的局勢來看,我認為還是先把劉發(fā)給放了。畢竟這個案子雙方已經(jīng)達成了諒解。不結(jié)案也說不過去。郭立棟是局長,孫才是紀委書記,他們兩個完全可以拿這個案子來整治我。更重要的一點,現(xiàn)在把劉發(fā)放了,也能讓賴達放松警惕。我們就可以放長線釣大魚了。也更有利于我們搜集賴達集團的犯罪證據(jù)。” 童肖媛的目的是要把禍國殃民的賴氏家族給拿下,小小的一個劉發(fā),只不過是一枚棋子而已。 聽鄒國凱分析的很是透徹,童書記道:“好吧,那就這么辦吧。不過,搜集賴達集團的犯罪證據(jù),一刻也不能耽誤。” “是,童書記,我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去做。” 扣斷電話后,鄒國凱頓時一身輕松。終于把這個棘手問題給解決了。 鄒國凱匆匆返回了小會議室,郭立棟陰沉著臉道:“把劉發(fā)給放了嗎?” “應(yīng)該差不多了,但派去的干警還沒有給我回話。” “你打電話問一下,怎么這么墨跡?” 鄒國凱急忙拿出手機,撥通了那個干警的手機。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