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頁
裴懷這話可不是拍馬屁,而是真心這般覺得。
自古以來,得中原者得天下。
其一是中原乃華夏腹地,政治性優越,華夏以黃河文化奉為主流,黃河是母親河,而非長江。
手握大義,正達四方。
其二則是環境,廣袤的華北平原只需好好經營,是不缺糧食的。
其三則是人才,南方雖經過這些年的高速發展,文人頻出,可中原的底蘊深厚,讀書人占比極高,人才極多。
因此,自古手握中原者,只要不是傻子,統一天下并非難事。
最后,也是最關鍵的一點,青州軍那幫丘八是真能打啊!
北上伐金大勝,給一眾文臣喂了一顆定心丸。
文官集團雖看不起武夫,但也不得不承認,開疆拓土,還得靠軍部。
韓楨若有所指道“少拍些馬屁,多干些實事,常玉坤與謝鼎時常向朕抱怨,言說內閣政務繁忙。”
“微臣定當殫精竭慮!”
裴懷哪里聽不出官家的言外之意,心頭大喜。
畫餅嘛,韓楨如今越來越熟練了。
說話間,在三百親衛的護送下,龍輦駛入城中,一路來到行宮。
說是行宮,實則就是一棟府邸。
前歲拿下濟南府后,不少府邸成了無主之物,最后落到官府手中,常玉坤撲賣了一批,用以充實府庫,還留下了幾棟地段最好,規模最大的府邸,以備不時之需。
將趙富金姐妹安頓在歷城后,第二日,韓楨便率領兩百親衛,直奔界首鎮而去。
當天傍晚,他成功趕到了界首鎮。
“見過陛下。”
袁工匠早早等在鎮中。
看著他黝黑的臉頰,韓楨拍了拍他的肩膀“這段時日辛苦你了!”
袁工匠心頭感激“多謝陛下關心,微臣不辛苦。”
界首鎮自打落入韓楨手中后,常年駐扎著幾百青州軍,實行的也是軍管。
只因這地方太重要了,乃泰山之門戶。
一旁的監鎮面色激動,哆哆嗦嗦的說道“微臣備了薄酒,為陛下接風洗塵。”
“不急。”
韓楨擺擺手,先是去往軍營,慰問了一番駐扎的將士。
得知官家來探望他們,將士們都很開心。
從軍營出來的時候,天色徹底變黑。
一路來到鎮中唯一的腳店,袁工匠滿臉歉意道“鎮中簡陋,還請陛下委屈一晚。”
韓楨擺擺手“朕自幼貧苦,睡過草地,住過破廟,亦在戰場上爬冰臥雪,沒那么嬌貴。”
翌日。
韓楨照例早起,洗漱完畢,用過早飯后,便率領親衛出了界首鎮,在袁工匠的帶領下,順著新鋪就的水泥小路,朝著泰山深處行去。
馬蹄踏在水泥路上,發出清脆的聲響。
袁工匠神色感慨道“陛下,這水泥當真是神物啊,省了微臣不少事兒,若非沒有水泥,估摸修到明年,都不一定能完工。”
韓楨輕笑道“科技是第一發展力,這就是為何,朕要糜費頗多,建造軍工所的原因。只要能搗鼓出新東西,花再多錢都值得。”
華夏的底子厚,發展到宋時,各種科技遙遙領先全世界。
只要播下種子,開花結果是必然之事。
發展工業,并非只靠一個人,而是一代人,甚至數代人。
這一點,韓楨心里很清楚,所以才會創立工學院。
當紅薯、玉米、土豆在中原大地上生根發芽,當五谷變為八谷,從農業轉向工業的條件,也就即將達成了。
韓楨自信能等到那一天,他還年輕,過了今年年節也才二十歲。
架馬走在水泥路上,每隔一里,都能看到一個哨崗。
第(1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