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

1151嘗試-《隆萬盛世》


    第(1/3)頁

    明朝的兩京制度其實很早就出現,早在明太祖朱元璋開國的時候,除了定都于南京,他還在開封弄了個「北京」,這也是明朝兩京制度的雛形。

    后世都以為明朝兩京制度發起于朱棣,其實是錯怪他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這一制度旨在解決明朝時期南北之間的資源分布矛盾,確保國家安寧,并嘗試在南北之間找到一種平衡,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濟重心南移和軍事力量北聚之間的矛盾,為明朝長期穩定和發展奠定基礎。

    但是后來朱元璋發現這樣的設定好像并沒有什么實際用處,就在洪武十一年,撤銷了開封京城的頭銜。

    再后來燕王朱棣搞了一場靖難之役,搶了自己侄子建文帝的皇位。

    但是朱棣進入南京后,「被迫」處理了一幫不肯降服的建文舊臣,弄得南京城人心惶惶。

    等到朱棣在南京正式登基稱帝,他心里還一直不踏實,總覺得南京不如自己的根據地北平好。

    于是朱棣果斷下旨,遷都北平,并將北平改名北京。

    雖然北京成為了明朝新都,但是南京也還是名義上的都城,所以明朝在一段時間內,存在著兩個都城。

    直到明英宗繼位后,才正式確立了北京「正都」和南京「留都」的地位,兩京制度也就此形成。

    「留都」南京又到底起個什么作用呢?

    簡單地說,就是管理著南方的這小半壁天下。

    雖然南京沒有都城的名頭,但是南京的政府機構卻保留了下來。包括完善的六部制度和翰林院、督查院等重要機構,北京有的,南京全都有。

    比如說南京六部,也算實權機構。

    吏、戶、兵、工四部分別負責南京及其周邊各省的官吏考察、稅糧征收、地區守備和水利屯田等職責。

    只有禮部和刑部有些尷尬,皇帝和朝廷都在北邊,禮樂制度和法律制定自然也輪不到南京的小朝廷。

    所以南京禮、刑兩部的職能進行了弱化,只能管管南京禮制和治安方面的小事。

    錢多事少官還大,整日悠閑自在,看似南京做官貌似很幸福才對,其實不然。

    明朝南京里做官的大多都是什么人?

    做事勸諫惹皇帝不開心,去南京做官。

    辦事能力差,達不到皇帝要求的,去南京做官。

    老得上朝都困難的,皇帝看著都急的,去南京做官。

    可以說皇帝不想見的大臣,又不好查辦的,就去南京做官,所以南京還有一個頭銜「明朝專用養老機構」。

    所以南京做官的這一群人,遠離權力中心,基本上政治前途已經破滅了,除了個別「咸魚」,其他的官員的內心都是非常痛苦,哪怕是從北京的二品,升到了南京的一品大員,那種心理落差也足以宣告一個人仕途理想的破滅。

    現在朝廷貌似想取消這個養老院,可想而知那些不得志的官員會怎么想。

    到時候民間傳播一些謠言,可不就壞了他們的名聲。

    呂調陽把顧慮說出來以后,就看見魏廣德不斷點著頭,就知道他的話,魏廣德聽進去了,就是不知道張居正怎么看。

    等他目光轉向張居正時就發現,他此時雙眉緊皺的樣子,心里不由一突。

    是啊,這是張居正的想法,提出前肯定考慮了許多的。

    呂調陽倒是不擔心自己的話得罪張居正,但是為這點小事兒也不值得。

    于是,他就想著是不是說點什么找補一下,不過這時候魏廣德開口了。

    「叔大兄,我覺得和卿兄的顧慮言之有理,若發布此事,怕是會在

    魏廣德這此地看法,確實和張居正相悖

    。

    些許小事兒,完全不值當和天下官員斗。

    去南京的,雖然清貴,可絕對不是好差事兒。

    大家都不愿意去,你又何必如此限制南京的官位。

    「有些事兒可以做,但沒必要拿出來說?!?

    最后,魏廣德意味深長對張居正說道。

    其實,魏廣德的話已經很直白了,這個事兒可以實際操作,但沒必要公開行文,把他變成潛規則就好。

    只是,張居正緊皺的雙眉依舊沒有舒展,顯然他對魏廣德的提議無動于衷,沒有要更改的意思。

    實際上,張居正考慮的比魏廣德、呂調陽要深遠得多。

    用南京官職做文章,不過是他第一次嘗試,把一些臺面下可以運行的東西,搬到臺面上來,形成制度。
    第(1/3)頁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新丰县| 汝南县| 泰来县| 南昌市| 册亨县| 灵石县| 盘锦市| 普兰店市| 思茅市| 阳原县| 罗甸县| 蓬溪县| 封开县| 苏州市| 彭水| 托里县| 大邑县| 海丰县| 安达市| 梁河县| 漳州市| 江口县| 台湾省| 临泉县| 新野县| 福泉市| 长丰县| 改则县| 田东县| 通化市| 无极县| 广南县| 晋江市| 连州市| 云梦县| 长子县| 安阳市| 潞西市| 尖扎县| 宁城县| 屏南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