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頁 文藝界,其實有條鄙視鏈: 話劇咖>電影咖>電視咖>綜藝咖>網紅。 為什么? 因為先有舞臺,后有熒幕;先有電影,后有電視;綜藝和網紅,更是近幾年才興起的新生事物。 所以,先出現的,都覺得自己比后來的更正宗,更有水準,也更具逼格。 每一檔都不輕易滑向下一檔,除非為“生計”所迫。 話劇,由于場地和傳播方式所限,已經逐漸成為小眾人群偏愛的藝術形式。 電影,由于各大國際電影節的存在,以及各種獎項的設置,是所有演藝人員最渴望博得聲名的領域。 王佳衛恰好深受各電影節的追捧! 擔任過戛納、柏林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。 至于王佳衛的水平,李胺曾經評價過做電影,在我這輩導演里,真正的天才是王佳衛。 對王佳衛最好的評價或許來自于王景導演,王景特欣賞王佳衛“王佳衛的勇氣非常值得佩服,他很堅持走他那條路,那是一條很艱辛的路,讓我走,我可能沒有那么大的勇氣。” 王佳衛的電影既講究視覺,也重視聽覺。 早期頻繁使用升格、跳幀以及v化的鏡頭,創造迷離視效。 一以貫之地偏愛特寫、重視構圖和色彩,讓影片充滿觀賞性,加上文學色彩很重的旁白,悅耳且富有解讀空間。獨白的嗓音獨特,深沉憂郁,契合影片氣質。 確實很小資! 沈良也不得不佩服王佳衛的審美,他確實牛逼。 但不代表他不會說假話。 至于黃雷,他一直致力于戲劇,整了個烏鎮戲劇節… 烏鎮戲劇節,這幾年辦的太好了! 好到什么程度呢?好到甚至可以躋身世界戲劇節前列! 烏鎮戲劇節真的是黃雷做起來的——他和陳向宏兩人,一位做烏鎮的規劃和準備,一位負責戲劇圈的游說和統籌。 不僅喊來了《暗戀桃花源》的導演賴聲川,還把孟京輝也拉了進來… 第一屆就取得了大成功,不僅在國內非常有名,也吸引了大量的國外戲劇愛好者前來參加。 第(1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