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最后嘛… 他太忙了,這才拍了一場戲,又請假了! 總是請假的演員可不是好演員啊。 最重要,他并沒有作品,沒有證明過自己的演技。 一個長得帥的年輕藝人… 還踏馬不認真拍戲! 完美契合了現階段圈內的鄙視鏈最低端——小鮮肉! 從去年開始,圈子掀起了一波討伐小鮮肉的浪潮… 一大堆德高望重的前輩站出來批評小鮮肉。 類似不敬業、不尊重前輩,毫無職業道德之類的… 其實,他們的邏輯是錯的,他們的邏輯是基于演員的本職工作,或者說是基于他們的認知演員首先要打磨作品,然后才能出名! 他們把自己認知的偶像派演員等同于小鮮肉了。 對于當紅小鮮肉來說,演戲只是一項工作而已,甚至不是主業工作… 舉個例子,前段時間,吳易凡成為首個登上 五大時尚「男刊女刊」大滿貫的明星——這才是他們的職業以及背后的商業邏輯,這個邏輯就是‘如何讓自己的形象可以為自己和相關事物帶來更多價值"! 對他來說,表演只是他們其中一項業務,不算主業的! 你批評他們演戲不敬業… 人家需要敬業嗎? 賣點就是一張臉而已! 好吧,《知否》劇組很多工作人員把沈良也等同于這類人了。 而且是那種背后有資本的惹不起的人! 那,怎么面對這類人? 尊重是不可能尊重的,最多也就無視而已… 《歌手》第一期播出… 沈良的《悟空》直接出圈了——因為這一首歌,沈良的微博漲粉接近30萬,還是因為才播出兩天的原因… 《知否》劇組怎么看待呢? 反正沈良回到橫店,制片人侯洪亮領著導演張開周第一時間登門邀請他創作主題曲,沈良則把準備好的《知否知否》、《如夢令》兩首歌拿了出來。 「這兩首都是我就看到劇本之后寫的…我覺得《知否知否》可以做主題曲,《如夢令》做插曲好了!」 張開周接過詞譜,很驚訝「你已經寫了?」 「…我是音樂人,既然來演戲,當然要準備主題曲…」 「萬一…」 沈良擺手「不用就不用唄,有更合適的,肯定要用更合適的!但我覺得我寫的《知否知否》,應該很難超過…」 「楊柳漫系行舟,執手相看淚流, 此去愁心隨明月,萬里伴君走。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