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頁 張良沉默不語,自從大秦一統天下后,這百姓的生活確實安定了許多。 沒有了戰亂的襲擾,又免除賦稅三年,若此地沒有天災出現,百姓生活,還真就是安居樂業。 這一點,連張良也無可反駁。 以往韓國未滅,他身為丞相之子,是體會不到民間疾苦。 待到了韓國被滅,他流落民間,看到的,可是一番凄慘的景象,雖不到十室九空,可也有半數空置。 這也讓他堅定了要刺殺嬴政的念頭,這一切的苦難,在他看來,都是嬴政賦予的。 可這才過了幾年,聞聽嬴政的孫子,竟然以三歲的年紀滅了楚國,這讓張良覺得,所謂的大秦已是外強中干,竟然把滅國的功勞讓給一個孩子,實在是可笑至極。 可緊接著,又是齊國被滅,還是這個子嬰! 連著大秦工匠們,研制出來的造紙術和馬具,統統都安在了子嬰的頭上。 嬴政這般做法,在張良看來,不過是滅國之兆,那些個被奪取功勞的武將工匠們,對于大秦,只會更加心生怨恨。 可萬萬沒想到,這六國一統,大秦竟然實行了仁政,不但免除三年賦稅,對于困苦家庭也是給予幫助,這倒讓張良沒想到。 這在他看來,楚國及齊國的下場必然和韓國一樣,百姓逃亡,民生凋敝。 可這兩個大國,竟然沒有動搖根基,張良連盟友都無法尋得,最后才找到一個滄海君而已。 讓料想中的暴秦,竟然一路實行仁政,把這些個流離失所的百姓,全部遷往越地,讓他們安然生活。 最讓張良不理解的,便是給這民間學子,考入太學的機會,讓其能入朝做官。 張良再也等不及了,若是自己再晚兩年出手,恐怕連滄海君都會退縮。 可沒想到,自己現在出手,已經來不及了,自己不但沒能成為英雄,反倒成了人人喊打的惡賊。 想到這里張良慢慢地閉上眼睛,冷聲道:“殺了我吧,我什么都不會說的。” “殺是肯定要殺的。”子嬰反問道:“你是不是認為,你不招供,我們便抓不到那滄海君?” 張良依舊閉著眼睛,也不意外,既然這胡亥出賣了自己,滄海君自然也跑不了。 沒想到啊,這胡亥真是該死,竟然是個兩面細作,在自己這邊裝作合謀者,轉身把消息出賣給了嬴政。 可細想之下,張良又覺得哪里不對,既然嬴政已經得了消息,為何還讓自己扔這鐵錘?完全可以提前抓住他們啊。 一想到被砸中車子里,子嬰走了出來,張良便又釋然了。 第(1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