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在上次聯席會之后,兩人斗爭的白熱化,已經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。期間又衍生了多個版本,總之覺得這兩人已經是老死不相往來了。 這個時候,張元慶又拿出了這個計劃,不免不讓人懷疑。 “張鎮長,我有一點疑問,這些投資意向的可靠程度怎么樣。別是吃喝玩樂一通之后,到時候什么事情都辦不成。何書記已經說了,開源節流以節流為主,咱們這窮家底可辦不起流水席。” 開口的人正是梅同君,按說他都給自己定義為騎墻的狗了,自然不可能拉一打一。他之所以發出疑問,實在是這些投資意向太漂亮了。 這么多投資意向中,哪怕落實一兩件都是不敢想象的。白彭鎮什么時候,這么吃香過。 張元慶解釋到:“酒香也怕巷子深,咱們白彭鎮的特產的確是有價值可以挖掘的。我就單說一個,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食品。咱們白彭鎮的特產,個個都能達到這個標準。如果請專家團隊來鑒定一下,立刻身價倍增。 當然純靠這種賣特產,想要發家致富是不可能的,還是要打造產業鏈。所以這些投資意向,只要能夠合理安排,應該是能夠落實的。” 張元慶拿著計劃說道:“我準備分為三個階段推進,第一階段就是與美食城合作,打通咱們特產的銷路。第二階段就是圍繞深加工,讓利潤豐厚起來。這一階段,就需要硬件設施跟上。第三階段便是形成產業鏈聯動,打造動態產業圈……” 其實這些計劃,也并不是多么高明。你到網上搜,人家脫貧也好鄉村振興也好,作業都是現成的。 只是想要抄作業,也不是隨便就能抄的。要結合實際情況,實事求是。這就需要下工夫,了解真實的情況。 張元慶正是因為深入了解了果子村的情況,由此可以類推其他村的大致情況。對于白彭鎮有個什么樣的承載能力,特產的產量以及發展產業鏈的基礎,有了一定的了解。 再結合網上抄抄作業,才拿出了這個計劃。 計劃肯定有不周全的地方,但是不會出現什么大方向的問題。畢竟路人家都探過,只要用心就行了。 所以面對大家的一些疑問,張元慶準備的非常充分。 后面很多人都不說話了,他們看向何勝嘆。畢竟一把手還在這里,張元慶想要做成這些事情,一把手不點頭是不行的。 現在雖然是集體決策,可是何勝嘆這個老書記的威嚴、威望還是在這里的。班子才組成不久,可沒有人會想要挑戰挑戰這位老書記的厲害。 何勝嘆戴著老花鏡,仔細看著材料。盡管材料在會前已經仔細看了一遍,但是現在還不放心多看了一會。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