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朱棣擺了擺手,無所謂的笑道: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?既有凌云志,便沒有顧惜安危的道理。” “老和尚你放寬心罷。本王承我大明之鴻運,斷不可能做了個短命鬼。” 姚廣孝苦笑搖頭,也不再多勸。旋即道:“有賴殿下虎威,西夷大軍而今既為奇襲所破,軍心必定動蕩。我軍正可乘熱打鐵。” “以貧僧之見,我等當乘勝追擊,攜奧斯曼等國兵力繼續西進。越過匈牙利國之后,便可到達大秦國。” “所謂十字軍,全賴大秦國中的西夷教宗,以及法蘭西國的西夷教宗統領。破大秦國教宗,則如斬斷西夷一足。” “失去了這兩位教宗統合大局,西夷便是一盤散沙,不足為慮。” 姚廣孝口中的“大秦國”,即是西歐此時的神圣羅馬帝國。神羅是不是羅馬的問題暫且不論,只說以如今神圣羅馬帝國的架構,這個龐大帝國此時亦是一盤散沙,不足為慮。 此時作為神羅皇帝的,乃是西吉斯蒙德的兄長,瓦茨拉夫四世。 這是一個昏庸的君主,此時的神羅,就是一個昏君統帥著一盤散沙的帝國。但名義上,神羅仍舊是歐洲最為強大的國家。 只要擊潰了教宗,一盤散沙的神羅必定不攻自潰,而神羅若是潰敗,整個西方世界,便可以說已屈服于大明鐵蹄。 “嗯。”朱棣點了點頭,肯定了姚廣孝的建議。“正當銳意進取。不過,老和尚。” “你當知道,我華夏在這西夷之地,全無根基。攻打西夷容易,治理卻難。” “我等才到此處,糧道便已然受挫。繼續西征,想來問題還會更多。” “老和尚,這事,還得你多加廢心,想出個妥善的治理法子來。莫讓這好不容易打下的領土,反而成了食之無味、棄之可惜的雞肋。”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