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鐵鉉面色一變,插言道:“殿下,天時地利皆已不在,強自繼續向前,若全軍覆沒,豈非得不償失?” “一時失利,何足為憑。我等回朝之后,重整旗鼓,卷土再來便是。談何傷及國威?” 他急切的說道。 “鼎石,我知你是惦念本王及將士們安危……”朱肅道。旋即話鋒一轉:“可你可曾想過,若我等此番鎩羽而歸,對我大明日后,會有什么樣的影響?” 鐵鉉一怔,不明所以。只聽朱肅繼續道:“遠征西陸,我等是開了華夏之先河。” “一項大政,要如何保證日后的方陣不變?不是靠著朝廷的一紙圣旨,便能推行下去的。如昔日本王與父皇力主拓土開疆之策一般,剛在朝堂上提出這國策時,朝中上下,有多少昏官腐儒、目光短淺之輩,對此大加反對?” “父皇為開國皇帝,自是能夠將此事推行。然則若非有瀛洲、鳳鳴洲二處金礦,再加上海外生意帶來的數之不盡的好處,即便以父皇權威,又能將此事強自推行到幾時?” “更遑論后世皇帝了!” 所謂“天下熙熙,皆為利來”,若無最根本的利益推動,即便是朝廷政令,也必然寸步難行。鐵鉉在鳳鳴洲也算是主政多年,這道理如今自然懂得。 朱肅繼續道:“而今我等遠下西洋,這又是一次開天下之先。若是一無所得,下次再整旗鼓,必定困難重重,無人愿意支持……日后我華夏,說不定就要無緣于西陸了!” “可……”鐵鉉仍想勸阻,“這不過只是殿下之猜測而已。且殿下千金之軀。” 說著,他想了想,道:“殿下若是執意,這樣如何?我等兵分兩路,殿下與小公爺帶一支船隊回我大明請援,臣則繼續帶人前往西陸,打探消息,見機行事……” 朱肅擺了擺手,道:“萬事開頭難。若是開頭沒了成果,后來人更會望之生畏。” “鼎石,我知你忠義。然將士們隨本王遠征至此,若是本王走了,將士們還能余幾分士氣?本王若走,此事便絕無功成之機。” 鐵鉉沉默。數天前,周王殿下仍在時,都有士卒因不耐海上艱難,而奪船自行返航的。若周王殿下不在,還不知會是何樣光景。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