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

第30章 均役-《大明:開局攤牌穿越者,老朱懵了》


    第(1/3)頁

    

    數日后,奉天殿。

    今日正值望日,乃是洪武皇帝朱元璋定下的“朔望常朝”的日子。隨著晨鐘響,文武百官皆著公服,分列兩班,按次而進。

    朱元璋身著皮弁服,坐于北面高高的龍椅之上。大臣們于階下丹墀就位后,由引班引向北而立,而后齊齊躬身唱禮“陛下,圣躬萬福!”

    “平身!”自有宦官替皇帝高唱答復。于是百官再齊齊拜謝上恩,而后再轉身,文武分列,兩班對立。場面井然而又肅穆。

    老朱其實十分疲憊。這些日子,與李、劉兩位先生合計了數日,兩位先生都是天下頂尖的智者,他自負也是一代雄主。

    可是,偏偏面對那兩百余年后的亂局,竟是想不出什么能立竿見影的辦法。

    不過他倒也找到了問題的關鍵老五所說的兩個“魔咒”,一曰土地兼并,二曰天災,說白了,其實指向的是同一個問題缺糧!

    地主士紳兼并土地→百姓失地無法自給自足→缺糧

    天災頻發氣溫下降→良田減產乃至絕收→缺糧

    只要糧足了,有百姓的一口飯吃,多大的亂事都壓的下!

    老朱自己就是農民出身,太知道這片大地上的民眾們,對糧的那一份執念只要給他們一塊地,能讓他們種出糧食,他們就是最樸實的良民。

    縱然日日日曬風吹,早出晚歸,他們亦甘之如飴。

    而不給他們地種,逼到他們沒糧吃……

    那不好意思了,什么良民?

    王侯將相寧有種乎!

    因此,知道了自己的子孫未來會缺糧,老農出身的朱元璋第一反應就是囤糧!能囤多少囤多少,最好留給子孫一個一千年、一萬年也吃不盡的大糧倉!

    然而任憑他們想破了法子,卻依然沒有想出能讓這個天下瞬間生出億萬良田、瞬間長滿糧食的辦法明初的土地政策已經很完善了。早在數年前,劉、李二人與朱元璋結合了歷朝歷代的屯田法子,想出了切合時局的政策。

    建國之初,老朱便確立了“威取田宅者歸業主”。那時,大量依附于元庭的地主被消滅,再加上許多的地主因戰亂而覆滅、遷徙。他們留下的土地,被農民已經耕墾的,都直接劃歸農民所有。老朱還以免除三年賦役、甚至永不起科為誘餌,鼓勵農民大力開墾荒地。

    洪武三年,他又下令把北方郡縣郊區荒地撥給民耕種,“戶率十五畝,又給地二畝與之種蔬,有余力者不限頃畝,皆免三年租稅。”在南方,也同樣有類似的規定,如蘇州府太倉“見丁授田一十六畝”。實際上,這也改變了元朝后期土地過分集中的情況,使土地所有制被廣大的自耕農的分散經營所代替。

    這些舉措,大大的恢復了神州大地因戰亂而日間荒廢的局面,為明庭增加了數之不盡的耕地。使得“山野之中,漸有人煙。”與歷史中其他朝代開國時比較,已經是做的極好的了。

    但是現在的老朱,又哪里會滿足于此?氣候將越來越冷,小冰河會持續近三百年。他的子民會在未來揭竿而起。他的子孫未來如他微末時那樣低著頭,向著大臣們化緣,卻只得到了近乎羞辱的十二萬!

    這讓老朱如何不急?時不我待啊!
    第(1/3)頁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富源县| 通许县| 乌兰察布市| 大姚县| 中山市| 汉中市| 高平市| 苏尼特右旗| 白山市| 白山市| 四子王旗| 星座| 本溪| 佛山市| 枣阳市| 漳平市| 赣榆县| 乌拉特前旗| 汾西县| 吴桥县| 日喀则市| 永川市| 南陵县| 南京市| 清镇市| 垣曲县| 古蔺县| 晋城| 昭通市| 姜堰市| 易门县| 平顺县| 吉水县| 那曲县| 海安县| 上思县| 江城| 老河口市| 隆德县| 永济市| 绥中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