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想來宮中才是今日主要的戲臺。 國子監中,宋濂、劉伯溫亦方收拾停當。趁著車夫套車的空隙,兩人正坐在一起商議。 “市井之間,皆演那些舊學文人所寫的新戲,或是講漢武之時窮兵黷武,或是說玄宗之時藩鎮為禍。要么,就是為程朱、趙宋歌功頌德……” “這手段,無疑是仿用五殿下昔日克制舊學輿論的手段……圖窮匕見,景濂兄,看來,衍圣公已是準備出手了。” “唉。我等并未與之爭鋒相對。若真是為了大道,又何必要特地復用這些手段?”宋濂搖搖頭,臉上面色頗為古怪。“看來今日御前必有一場辯斗。只是不知衍圣公究竟有何底氣,敢在萬壽節行此敗興之事。” “他難道不知,新學是陛下的親子,五殿下所創嗎?雖是殿下不在,陛下又安能在眾目睽睽之下,讓他傷了自家子孫的名聲?” “想是別有臂助。只是我才疏學淺,實是想象不到。”劉伯溫搖頭苦笑。“總之,殿下不在,你我便是新學梁柱。今日萬不能被當眾駁倒了。” 宋濂點點頭,此時車夫已套好了車,兩人方鉆入車中,恰好見到楊士奇等帶著幾名新學監生跑來,目中似有憂慮。 “兩位先生,外頭……” “無妨,且去,且去。”宋濂朝外揮了揮手。“真理是越辯越明的。” 說著,二人便乘著車,往皇城而去。 楊士奇看著二老車馬遠去,眼中露出悵然。此次風波因他孟浪而起,卻要兩位師長承受。這讓他心中十分的不好受,又看到外頭那些戲班子說書人來勢洶洶,他焉能不知道這一回面對的敵人,已遠遠超過他的意料? 這些舊學余孽,師長們本可以慢慢將他們抽絲剝繭,卻因為自己的一句“重興百家”,而再度凝聚起來。 甚至有了死灰復燃之勢。 此皆自己之過也,而自己如今卻毫無插手的余地。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