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頁 “對了。”朱肅突然想起一事,轉頭對老朱和馬皇后道:“將毛紡技術公布,還有一樁風險。” “‘妙云柕’一次可出數十絲,其可以紡織的,卻并不只有毛線而已。將此技術公布,非只有毛紡,絲綢行業,想來也會經歷一番動蕩。” “商賈素有重利而輕法度者,若有人為了多紡絲綢而鋌而走險,改稻為桑,其損害的卻是我大明本土的根基。我等驅使商賈,卻萬不能為商賈所謀。朝廷需先想個萬全之法才好。” 這就是之前朝廷沒有公布毛紡技術,而將其先行壟斷的理由。一旦將毛紡的織機技術公布,絲綢行業勢必也會受到影響,江南的那些商人膽大包天,昔年張士誠余孽猖獗之時,都敢家家戶戶囤糧數萬石,引起蘇松糧匱,以囤積居奇…… 若是織機普及,生絲原料卻供應不上,難保便不會有人鋌而走險,瞞著朝廷改將農田種桑。 資本主義的萌芽可以讓國家突飛猛進的發展,但資本主義的本質,注定了其一旦猖獗,就會蠶食其他階級的利益。一個真正能經受得住風浪的大國其核心階級必然是工農階級,只有如此,才能保障其不被他國鉗制,始終穩步向前。因此,朱肅并無意一昧刺激商人資產階級的壯大。 對于商人,幫助他們發展的同時,也必須要始終為他們套上枷鎖,要保障他們不會蠶食底層百姓們的利益。 而且糧食,始終還是大明最核心的問題。 “咱知道。”老朱見朱肅說的鄭重,也是肅然點頭。“難為你想的如此妥當。咱會將此事發付內閣,讓他們擬出個可用的條陳來。” “想要多織絲綢不是不行,但是決不能侵占農田種桑。咱已經讓稅務司對絲綢征以重稅,想來也會有一些作用。” 朱肅點頭,絲綢是海上商貿的主要貨物,縱有重稅,也是有利可圖。但征收重稅,卻足以限制絲綢產業發展。畢竟絲綢的主要市場還是海外,縱使產能上漲,海上商貿的運力跟不上,絲綢也賣不出去。 “既然三個孩子都已各抒己見,天德,咱這里,也有幾句話要囑托你。”老朱道。徐達忙正襟危坐,做出洗耳恭聽的模樣。只聽老朱開口道:“天德,你即將治理一國,咱如今已當了十數年的皇帝,卻也有些心得教你。” “草原上情形復雜,終究是蒙人占了多數。你一個漢人貿然入主,想要立穩腳跟,就必須善用平衡之道。” “平衡之道?”徐達眼神微動。朱肅也有些驚訝。平衡之道?這不是帝王之術嗎?老朱欲將帝王心術教授徐達不成? 第(1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