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頁 “士卒?”練子寧仍是不解。見他如此,有一位正排著隊的大漢閑著無聊,便來湊趣道:“咦?這位官人看上去也是衣冠楚楚,怎么連這事也不知曉?莫不是關在家中讀書讀迂了腦子?” “這幾日,應天府誰不知曉出海鳳鳴洲有大作為。那些從船上下來的,只是因出海去了這么一趟,就飛黃騰達……” “俺家南面有一鄰居魯大郎,原先只是個木匠,前些年因濫賭輸光了家財,為了不連累家中老小,不得已賣身上船去了鳳鳴洲……原以為這么一去就是送死,誰知這一次回來,竟是帶了一兜的金子!” “又是給爹娘買房置地,又是給家里的小子報了私塾,以后就是讀書的人家了。幾個月就能做幾代人的事,換誰不愿意去搏一搏?” 聽他這么說,又有一漢子也來湊趣,道:“你那不算什么,俺家鄰居昔年是個軍漢,這一回出海,不止拿回了許多金銀,甚至還跟著侯爺和鐵小大人入了宮、見了當今陛下。娘嘞,這可真是祖墳冒了青煙,又有大好處,又給祖宗漲臉……”這一位漢子說到祖宗二字,兩眼放光,看來是也想要光宗耀祖一番。 “可不是!這些出了海的,哪一個回來沒成了個人樣子。俺們村那破落戶張大,以前不過是個人憎狗嫌的潑皮,這一趟回來,竟也買了房,置了地,還將村長家的閨女給娶了回去!”說到村長家閨女,這漢子一臉的惋惜。只恨出海歸來后娶妻的不是自己。 一群人七嘴八舌,述說其那些出海歸來之人的奇聞軼事來。其內容不外乎那些人本來多么潦倒,等出海歸來后,一個個揮金如土,活的人模狗樣。人性總是趨向于攀比的,見了這么多原先和自己相差無幾的人在短時間內快速飛黃騰達,自然便有人覺得不服氣,覺得自己也能做到。 于是這些日子以來,就有許多人四處打聽出海的門路,而今難得有一個趙家公開征召人手,這些人又怎能不趨之若鶩? 練子寧卻是面沉如水。從這些排隊漢子的話語中,他聽出了如今民間百姓對海事的輿論大勢。民間已經掀起了向往出海的熱潮,若是自己再行阻止,便是有悖民意。 一直著意盯著周王和朝中,竟是忽視了那些下船歸家的匠戶軍卒…… 練子寧低頭思考著破解之法,眼角余光卻瞥見了街邊圍觀人群之中,有不少衣錦乘車之人,面露嫉妒的看著那些趙家人征召人手。看了一會之后,隨即便坐上馬車,揚長而去。他便指著那些人的馬車問道:“那些又是何人?能乘車馬,出入有仆役相隨,總不能是這些指望著去鳳鳴洲討生活的窮苦人。” “又因何會在這里?” “哦,那些都是覬覦鳳鳴洲出海名額的豪族商賈。”練子寧的那名同窗道。“這一回本該大舉發放前往鳳鳴洲的勘合,然朝廷卻遲遲沒有動靜,只有趙家和寥寥幾家取得勘合的。” 第(1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