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頁 “再者說,朝廷養士,不正是為了為朝廷分憂,攘除諸多弊病么?”朱肅笑道。 “倉廩豐足,百姓方能安居。而要使倉廩豐足,最好的方法莫過于糧食增產。如今正是朝廷大用公等之時。若是諸位大人能在鳳鳴洲發現神種,僅憑其所增產之糧食,就足以抵消天下間所有弊政。更兼鳳鳴洲之地所擁有的資源,又何止于糧食?” “諸公,建功立業,并非一定要在大明。千萬年以前,你我腳下的這應天府,可能算是華夏之地?再等千萬年以后,你我又安知那兩萬里之外的鳳鳴洲,會不會又是一片華夏故地?” “而在場諸公……會不會也如諸華夏先賢一般,在鳳鳴洲中被后人立廟祭祀,尊為共祖?” 文人自古好名,尤其是練子寧這些不慕榮華的御史,對于個人操守以及后世之名更是有著近乎執拗的執著。聽到朱肅對癥下藥的安慰之語,不少保守派官員們眼神也開始微露向往,先前的悲切情緒已是減輕了許多。 練子寧亦是如此,聽到能留下身后名聲,饒是他也忍不住有些怦然心動。“殿下金玉之言,若是再固執己見,便是臣不識好歹了。” “臣明白,此次前往鳳鳴洲,絕非發配,也愿意為我大明萬世之社稷肝腦涂地。只是……臣忝為御史,卻是實在放心不下朝綱……”他說著,看了一眼那邊正在歡欣鼓舞的商人們一眼。 “如今朝中,并非所有想要開辟海事之臣,都有殿下的這一顆只愿為萬世謀福祉之心……若是任這些奸邪繼續僭居高位,縱使臣遠赴鳳鳴,亦是心中難安……” 朱肅順著練子寧的眼神看了一眼,心道這練子寧也不全是個耿直諫臣,還知道臨走之時,拉著那一幫子墻頭草下水。 “練大人放心,父皇慧眼如炬,不會看漏這些人的。”朱肅低聲道。“況且,如今我大明身負萬世發展之重任,正需朝臣心往一處想、勁往一處使。也容不得這些膽大包天之蠹蟲。” “既如此,臣便放心了。”練子寧拱手道。“這幾日,臣等會上疏自請遷任鳳鳴洲,御史臺事務繁多,還需交接,便不多在殿下眼前叨擾了。失陪。” “諸位大人請便。”朱肅拱手,目送這些御史大臣們離去。 那邊廂,玉米的采收也已經完畢,所有人都沉浸在玉米產量豐收的喜悅中,并沒有人去在意這些灰溜溜離去的“喪家之犬”。唯有楊士奇見朱肅幾人談完了話,便走了過來,道:“恭喜殿下,練大人等乃忠直可用之高才,他們既愿前往鳳鳴洲,鳳鳴洲大事可定矣。” “嗯。如今天氣漸暖,也是時候第二次出海了。”朱肅道。“士奇,今日玉米豐收,朝中對海事自此再無阻礙。第二批出海移民的人選如何,還需你來廢心。非止農人和匠戶,要想開拓鳳鳴洲,還需倚重商人的力量。” 第(1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