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頁 勝負其實尚未分明,帖木兒帝國便果斷退軍,明軍便也不去追擊。實際上帖木兒帝國也沒有露出什么破綻,他們步騎交相掩護,徐徐而退,便連老于兵事的費聚都看的嘖嘖稱奇。 敵軍既退,明軍這一邊便也收兵回營。這第一戰不過只是小試牛刀而已,已經試探出了帖木兒帝國的戰力遠超朱棣的預料。朱棣眉頭緊鎖,他知道這樣的敵人定然無法速勝,若要打起來,必定是曠日持久。那么自己這邊的糧草就又是一個大問題。 他的原意是效仿昔日蒙古帝國崛起之時,以戰養戰。可如今帖木兒帝國顯然是蒙古昔日都難遇見的強敵,有這么一只攔路虎橫亙在這里,就彷如是昔日的蒙古遇到了南宋,那一套以戰養戰的滾雪球戰法就不太好使了。 正在朱棣猶豫,要不要暫且收兵哈密,而后從大明本土運糧之時,費聚所部的探馬竟傳回了一個讓他始料未及的消息:帖木兒帝國撤軍了! 并非只是暫且撤軍,而是全軍起營,徑直回返西邊去了。 連亦力把里的圍城都撤了! “莫不是有詐?”朱棣頗為愕然,只是一場試探性質的對陣,帖木兒帝國竟然直接退軍了。這般反常的行為,明軍也不敢妄動,朱棣立馬調撥更多的探馬前去查探。 “殿下,道衍大師回來了。”正準備召集諸將商議,便聽到了親兵匯報姚廣孝回來的消息。朱棣便起身去迎,姚廣孝旋即走入帳來,道:“殿下,帖木兒帝國撤軍的原因,貧僧已查明白了。” “哦?是什么原因?”朱棣問道。 “此事說來話長……” 于是姚廣孝便對朱棣娓娓道來。此事,卻是涉及到中亞地區早先幾年復雜的政治局勢變化,與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金帳汗國。 昔年,察合臺汗國余威仍存之時,帖木兒便已經有了頗強大的實力。他扶持了一位傀儡君主,以“大埃米爾”(埃米爾,在中亞大約為諸侯之意)統治了河中地區。恰逢那時,一位名叫脫脫迷失的蒙古貴族與白帳汗國大汗兀魯斯汗爭權失敗,投奔于帖木兒。 帖木兒彼時正在謀劃傾吞伊爾汗國,因心憂白帳汗國襄助伊爾汗國,于是便出兵幫助脫脫迷失掌控白帳汗國,也好再無后顧之憂的攻略伊爾汗國所擁有的波斯等地。 第(1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