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“本王有手有腳,又何需要他們的伺候?” “世伯和劉兄說笑了,說笑了!況且你們族中,在南洋該也有不少生意需要照顧,就不……不麻煩你們二人了!” 朱肅暈乎乎的道。 朱富與劉天恩二人面色都有些僵,朱肅這話中,毫無疑問是在含沙射影他們兩多管閑事,暗含敲打。劉天恩到底年輕些,被朱肅暗中敲打了一番,很是有些唯唯諾諾,面露尷尬之色。 倒是朱富面皮厚些,想起那武曲港背后可能蘊含的利益,他暗自咬了咬牙,旋即一拍膝蓋,道:“哎,殿下不知。您不說那南洋生意可還好,一說那南洋的生意,小人的這心啊……” “可真是疼的一抽兒一抽兒的,” “哦?”朱肅目光一閃,露出感興趣的模樣,道:“此話卻是怎講?” “南洋暑熱,我家在南洋的那些地界,又實在是荒僻。”朱富一邊嘆息著,一邊說道。 “那地界,哪能有什么好營生?距離我華夏又遙遠,倒是和蠻荒之地也差不離了。派去那里駐守的掌柜成天兒的寫信回來叫苦,每年間銀子流水一般的出去,卻沒有多少進項。” “空耗費了不少營建的銀子,卻是吃了大虧啊。”朱富叫苦道。 “是啊,殿下。”得到了朱富的“提醒”,劉天恩等人也是如接力賽一般的接連叫苦。這個說自家在南洋的地界有野人出沒,那個說自家耗時耗力送去了石料木料建港,至今還沒能收回本來。總而言之,將各家在南洋的據點說的如吞金洞一般。 朱肅自然明白,他們這么說的原因,其實還是打著武曲港租界的主意。由大明營建的諸多租界駐地,如位于東瀛的堺港租界,位于大灣島的淡江港駐地等,如今都成為了海貿往來的商業大港,其中的利益不可估量,這些人自然不愿意那樣輕易的就放棄這諾大的利益。 “卻沒想到,反倒成了諸位的負累了!唔,既然南洋諸地如此惡劣,朝廷也斷然沒有教商賈們吃虧的道理。” “這樣罷,諸位若有誰不想摻和在南洋的生意的,盡可告知本王,本王會報紙朝廷,安排人手接手諸位在南洋的生意,并給予諸位補償……諸位以為如何?”朱肅道。 朱肅此言一出,這些剛剛還在大吐苦水的人瞬間便啞火了,他們的臉上流露出尷尬的神色,有些人還頗為怨念的看了提起這個話茬的朱富一眼。 他們在南洋的據點,非但不是沒有進項,反而是進項太過豐厚了,豐厚到了無法輕易割舍的地步。先不說南洋諸島地處絲路,光是往來商賈帶來的重利就已經是一大進項,就說這些駐地里幾乎都可以生產和種植珍貴的香料,而香料生意在華夏,毫無疑問乃是一項利潤極為豐厚的生意。更何況這些駐地受到大明朝廷的保護,而實際上管理者卻是他們個人,相當于借了朝廷的威勢,在南洋島上開疆拓土做了土皇帝,憑借著大明商人的身份,即便是當地土王見了他們也得禮讓三分……這樣的好“營生”他們又怎么可能愿意舍棄。 當然,他們所說的“虧損”也確有其事。畢竟大明的稅務司暫時還管不到南洋諸地,商賈們在南洋交易的納稅額基本全憑自覺,賬本上自然是個個“虧損”。他們又如何敢讓大明朝廷接手他們的生意?回頭萬一朝廷發現了端倪,指不定還要治他們一個偷稅漏稅的重罪…… “這……我們身為大明商賈,既然朝廷需要我等出力,那么我等便是砸鍋賣鐵,也定然要將朝廷所托付的重責大任做好。哪有半途而廢的道理?”朱富被嚇得腦袋飛速轉動,好容易才憋出了這一番義正嚴辭的話來。“殿下可萬萬不要再那般說了。我等雖為商賈,卻也常思愛國。若是這一點小事,都要朝廷為我等掃尾,那不是枉為我大明人了嗎。” 眾商賈聞言,亦是大表忠心,生怕朱肅決意要將他們的那些生意收回,朱肅保持著微笑看著這場大戲,直到這些人心中紛紛惴惴不安時,這才哈哈一笑,道:“諸位真是高風亮節,讓本王好生欽佩!” “既如此,就勞煩諸位,繼續辛苦著,為我大明經營南洋了。嗯,南洋海貿,事關我大明經濟命脈,有諸位在,我大明定能夠始終昌盛,萬年長青。” “來,諸位舉杯,隨本王一同,祝我大明萬歲萬萬歲!” “大明萬歲,萬萬歲!”一眾商賈們,這才都長長的舒出了一口氣。隨即如朱肅所言,舉起酒盞誦念祝詞來。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