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頁
雖然一套書現在只賣20塊,但算下來,利潤還是有5塊多。
按照公司股權比例分配,溫寧一套書可以分到元,整個首都有幾十所中學,學生好幾萬人,算下來,溫寧這次進賬有三萬多塊。
陸耀也掙了這個數目。
拿到這筆錢,兩個人一部分存起來,剩下的又投入到出版社里面,新招攬了一批優秀教師,專門編寫適用于小學和初中學生的參考書。
因為《狀元秘籍》的名聲徹底打響,后續編寫的參考書銷量自然不用發愁。
溫寧的三味書屋就好像后世學校門口賣輔導書的書店,老板是校長親戚,每次學校要訂什么資料,都必須去那里訂。
順帶把文具的銷量也帶了起來。
店里每天的銷售額蹭蹭上漲,把楊芬給高興得,嘴巴就沒合上過。
店里越忙,她越興奮,總算是覺得這份兒工作沒換錯,比之前掃大街掙得多多了。
生意勢頭好,溫寧趁熱打鐵,打算繼續在首都開兩家三味書屋的分店,依然賣參考書和文具。
陸耀主動把開店的事攬過來,不讓溫寧操心。
溫寧正好也喘口氣兒,放手讓陸耀鍛煉一下。
今天下午放學,溫寧沒去店里,腳下一拐,往菜市場去了。
結婚這么久,她連廚房都沒進過,趁這段時間忙完了,今天又有空,她打算給陸進揚做頓燭光晚餐,犒勞一下彼此。
陸進揚最近也很忙。
一面在自學機械方面的專業知識,一邊派人打聽機械專家的下落。
因為某場風波,不少學術界大佬都選擇了退隱,不再活躍在學術界。
像軍研所之前邀請來當顧問的李教授,選擇蝸居衛城,靠領國家的二級津貼,過簡單清閑的日子。
還有些轉型搞管理去了,調任到各個大學當校長。
這次陸進揚要尋找的機械專家林行之,更是神秘,平反后都沒人知道他的下落,興許是悄悄出國了也不一定。因為像這種級別的人才,國外政府是十分歡迎的,只要出去,馬上就能拿到綠卡。
錢更是不用愁,各種研究機構搶著要。
科研經費充足,薪資也高,至少是國內研究所薪資的幾百倍。
第(1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