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頁 「王兄弟,韃子大軍數量可不少。」趙軍可能真有點擔心王小龍太過輕敵,胡亂送了性命:「切勿輕敵呀!」 「啊!對了……」王小龍:「韃子來了多少人馬?」 「韃子十萬大軍南下。」吳軍正色說道:「但我頂多能派出三萬騎兵,步卒倒是可以紿二十萬。但補給不足啊!南方那邊這還卡扣軍糧……」 3萬騎兵也不少了。 再加二十萬步卒。 人數也夠多了。 但北方蠻族向來出名勇悍,強盛時期往往以少勝多,像金兵在護步達岡之戰以2萬騎兵大破遼兵號稱七十萬的軍隊,后人算了一下,遼兵至少也有45萬。這才有后來說女真滿萬不可敵這一說法。到了蒙古興起時,在野狐嶺戰役能以10萬大敗金兵50萬。 這個一比五比例便合理多了。 而且雖然歷史記載蒙古軍以戰法獲勝而非依靠純蠻力,但中原漢人軍隊自宋朝后便缺乏騎兵,多以步兵為主,在古代步對騎是弱勢,抵擋遼兵都勉強,要直到南宋時才有岳家軍編成大量騎兵能跟金兵對戰。 明初對蒙古都以火器為主才能大敗北方蒙古兵。 若不依靠火器,純靠個人武力加步兵甲胄,按比例其實真是100個步兵也擋不住一個騎兵。 第(1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