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「王大人,我家郡馬爺交帶,須向王大人講一下待會兒在秦王府朝會的規矩……」 原來這位邱太監卻是秦王府的人。 王小龍趁機了解一下,卻原來闖王雖然類似原明末時空建立了個大順國,但卻沒有稱帝,反而留下了秦王這個藩王。所以大明表面上在大順國內仍有管治權,大順國內,大順大明現在是共用一套文官班底,所有州、府、縣官員,既是大順國任命,但也受大明封授官印。 秦王手上直接便可用印代皇帝下旨封大小官員,除了內閣這類一、二品大員,其它都便宜行事。 但事實上當然一切人選任命必須由闖王定奪,秦王府就是橡皮圖章,保住大明顏面。 但大順國朝會,卻是在秦王府舉行。 在世人一般老百姓眼中,卻是秦王招安了闖王,大明皇帝便把闖軍已占領的陜西、山西、四川、河南及湖廣北方一部分等地全撥進大順國管轄,名義上全變成了秦王封地。表面上這個大順國是分封給秦王的大明屬國,闖王是總管大順國內所有軍隊,只是分了秦王的軍權,其它百官任命都是秦王說了算。 而大明又封了燕王領地為大燕國,領北直隸及原遼東等地,在大燕國內,大明皇帝把軍政全權交付燕王,而南明朝庭透過山東仍可與北邊燕王串連。 可是遼東全境早已全淪入后金女真手上,成了實際上聽調不聽宣的大清國,與燕王的大燕國,加上大順國,共抗北方仍然十分強大的北元蒙古王庭。 畢竟,現在的大明皇朝完全不認為大順、大清,甚至大燕會是心腹大患。北方控弦騎兵百萬的北元王庭才是大明眼里的亡國之患。 利用三個事實上已經失控的分封國去扺抗北元,并且互相制衡,這已經是南方明廷那幫聰明絕頂的讀書人能想到的最好辦法了。三個藩國自領軍政全權,這倒與滿清入關后封的南方三藩很類似。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