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呂頌梨靜靜地聽著,薛詡果然博學多才,《尚書》所載“罪疑唯輕,功疑為重,與其殺不辜,寧失不經”等古圣賢之法,一直經久流傳,甚至為后世司法提供了思想依據。后世的“疑罪從無”其實是由“罪疑唯輕”傳承完善而來的,其法律精神脈絡是有跡可循的。 “薛先生厲害。”呂頌梨夸道。 薛詡果然不錯,這事處理得很漂亮。她最滿意的是,薛詡這一場官司下來,可以啟迪人的覺悟。 國人太好了,被人罵被從批評被人指責不好的時候,很多人都習慣先反思自己,然后迫切地自證自己的清白無辜。在呂頌梨看來,就是受儒家文化影響太深,攻擊意識太弱了。 她很贊同天道中所說的,強勢文化造就強者,弱勢文化造就弱者。 在遼西郡在柳城這一片戰爭頻發之地,老百姓們溫順如綿羊,豈不是任外族宰割? 這事非他一人之功,薛詡猶豫了一下問道,“六少夫人認識賀子期賀大人?” 薛詡思來想去,只有這個可能了。之前六少夫人安排呂明志協助他,他認為是不需要的。但六少夫人做事向來自有章法,她這么安排怕是另有用意,他就沒拒絕。 然后,案子從頭到尾都很順利嘛,對方很明顯順水推舟地讓他們過了。 呂頌梨微微頷首,沒有否認他的說法。 案子完結,他們也不宜在城中久留,一行人便收拾收拾,浩浩蕩蕩地出城去,在此之前,呂頌梨拉著呂明志,一起寫了一封簡單的感謝信,讓人送到縣衙。 賀子期安排了人在縣衙前門,信很順利地送進去了。 送信的人回來一說,呂頌梨就知道賀子期是個聰明人,雙方沒有見面,均已確認了彼此的身份,彼此心照不宣。 出城的時候,呂明志還在繼續講之前的案子。 大家也不嫌煩,聽得津津有味的。 到了城外,大家找了一片靠近水源的空地,大家開始分工合作,扎營的扎營,撿柴打獵,埋鍋造飯…… 秦晟去打獵了,今天的事算是有驚無險,呂頌梨提議做頓好吃的,犒賞一下大家。 沒多久,飯就做好了,秦葭過來河邊喊呂頌梨和呂明志過去吃飯。 呂頌梨站起身,三人一起往飯點走去。 呂明志先左右看看,才和他二姐說道,“薛先生給人扣帽子的行為,和咱爹一樣一樣的。” 這些人站著說話不腰疼,刀子不往他們身上使,他們不知道疼。幸虧,薛詡已經給他們示范過怎么反抗了。 呂頌梨一到,秦晟便將盛好的飯遞給她。 呂頌梨一邊接過,一邊說說道,“薛先生的做法是對的,當我們遇到不平不公時,不要總去自省自己哪里做錯了?有可能錯的不是自己,而是別人。” 呂明志猶豫地道,“可是圣人言,吾日三省吾身。”他二姐的說法和他夫子所教有出入啊。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