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頁 坐在方辰啟對面的正是他的兩位兄長,方辰啟吩咐完松原,端起杯盞,一副送客的姿態(tài)。 最年長,二十多歲的那位先坐不住了,「老六,這事你得幫幫大哥。你皇嫂的娘家也不是外人,家里攏共十幾個主子,三進的院子,也沒幾間屋子需要裝玻璃……大不了先給我老丈人的屋里先裝上。」 磨嘰半天,終于肯說明來意,方辰啟遞過去一份折子,笑道「大哥不過來,原本我也是要去你府里走一趟。都知道我,閑散慣了。這玻璃工坊真得一個仔細人盯著,我跟皇上舉薦你,皇上應了,以后這種事你自己做主就成。」 大皇子接過折子,還真是他們皇帝爹的御批,「老六,這不好!大哥不能奪你的差事。你這也該到了尋摸親事的年紀,有了正經(jīng)差事,再一成親,才算能頂事的大人。」 一副兄長教訓弟弟的語氣,他這明晃晃摘果子的行為,真要二話不說接過手,當著老三的面兒,不說外人,傳到宮里皇父的耳中,還能有什么好印象? 他如今成親有了兒女,最能體諒皇父希望他們兄友弟恭的心態(tài)。 「這本也不是我的功勞,大哥處事最為公允,差事交給大哥最妥當。」 這話是怎么說的?不是說方子是老六的嗎? 方辰啟,「三哥也是為了玻璃的事?你跟大哥商量就成。我這兒還有事兒,就不多留兩位哥哥。」 當兄長的二人都若有所思,他們把事情想簡單了。起先過來,真就單純想走老六后門,順道探聽點消息。 那么個炙手可熱的差事,老六當真說放手就放手? 聽這意思,出方子的還另有其人,那這個人又是誰? 兄弟二人想到幾個月前新封的永豐伯,聽說家里弄了個玻璃暖房。那得多少玻璃?夠裝多少窗戶了? 都知道老六和永豐伯府關系不一般,但那個李家就是僥幸從山旮旯走出來的普通農戶。那位李老爺,被他們皇父一桿子支到皇莊里繼續(xù)種田去了。 這樣的際遇,對普通人是一步登天,卻還不至于令他們另眼相看。不然,李家來京城幾個月,也不會一直沒人愿意上門主動結交。 他們著實沒把泥腿子出身的李家人當回事,如今聽老六這么一說,這個李家,似乎有點能耐? 一個得了好處,另一個也沒了再留下來的由頭。 …… 第(1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