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頁 蜀。 《說文解字》中有注:葵中蠶也。從蟲,上目象蜀頭形,中象其身蜎蜎。亦作蠋。 《詩》曰:蜎蜎者蜀。 而在《淮南子》之中也有記載,“蠶與蜀相類,而愛憎異也。” 上世紀三十年代,蜀地老農挖地的時候偶然間挖到了玉石種種,自此掀開了一個沉寂在數千年前古老文明的神秘面紗。 古蜀國。 詩仙李太白那首《蜀道難》就對這里有過提及。 “蠶叢及魚鳧,開國何茫然,而來四萬八千歲,不與秦塞通人煙。” 這個古老的國度一直蒙著一層令人向往的神秘面紗。 從種種資料文獻記載來看,蜀人發跡非常古老,在《華陽國志·蜀志》里面有些許記載,“蜀之為國,肇于人皇,與巴同囿,至黃帝,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,生子高陽,是為帝顓頊,封其支蜀于蜀,世為侯伯,歷夏、商、周。” 雖然記載沾帶一些神話色彩,但也能夠看出來,蜀人的發跡甚早。 在蜀地記載之中有過五位君王。 蠶叢,伯灌,魚鳧,傳說這三位最后都超脫于世了,帶著原本的族人不知道去了哪里。 后來冒出來了一個叫杜宇的,說他是這個地方的扛把子,自稱望帝,就是望帝春心托杜鵑那個望帝。 有一天從水上飄來了個尸體,漂啊漂,漂到了蜀地又活了,望帝覺得很神奇,把這個人給收攏到了麾下,給他當二把手,即為鱉靈。 之后杜宇犯了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,沒經受住老干部的考驗,跟鱉靈的老婆看了一宿熒光劇本。 事后杜宇覺得慚愧,把扛把子的位置讓給了鱉靈。 自鱉靈接手之后,就開創了開明王朝傳了好些代。 隨著三星堆之下的神秘古國逐漸重現天日,人們也漸漸對這個神秘古老的地方有了濃重的興趣。 神秘漸漸掀開一角,很多人發現這個古老的文明對眼睛有著非常濃烈的敬意。 而從種種發掘出來的青銅人造像足以看出,很多青銅人的眼球突出,還有各種各樣的型狀。 在《華陽國志·蜀志》之中也有記載,“有蜀侯蠶叢,其目縱。” 也能從側面印證蜀人很早之前覺得他們的王者有一雙奇怪的眼睛。 而在《山海經》之中還記載過另外一種生物。 燭九陰。 又稱燭龍。 燭,繁體字燭,從火從蜀。 又可為燭龍。 據《山海經》記載,燭龍人面蛇身,渾身赤色,眼睛豎著長,開眼為晝,閉眼為夜。 縱然古蜀國已經在歷史的洪流之下藏珠于沙,太多的秘密都被掩藏,但蜀地還流傳著,蜀人離世之后,魂魄會穿過一座宏偉的關口從人間抵達古蜀國發源地,魂歸故里。 而這座宏偉的關口有一個古老大氣的名字。 天彭闕! 西晉的《蜀都賦》中有記載,“岷安縣西北,有兩山相對立如闕,號曰彭門。”而在《元和志》也有相似的記載,“有天彭闕,二石相立如闕,故名之。” 第(1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