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章 藩王分封制度,老朱很滿意-《倉央淚》
第(2/3)頁
所幸他早有準備,聞言立刻躬身奏道:“大明初定,宜早立國本,必能令江山永固,千秋萬載!”
哼!
朱元璋知道他這話,不盡不實。
說的雖然冠冕堂皇,但要不是聽到了什么不諧的風聲,怎么會有那么突兀的一道奏折?
但看樣子,也問不出來什么了。
唉,要是能聽到這廝的心聲就好了,聽聽他到底是受了什么影響,才催促咱早立太子。
劉伯溫早年就追隨朱元璋,一路南征北戰,忠心耿耿。
對他的忠誠,朱元璋并不懷疑,但也不喜他的吞吞吐吐。
事實上,這件事早在朱元璋的籌劃當中,既然有人提了出來,便索性提上日程。
很快,在各位朝廷重臣的一同參議下,大明太子,正式確立!
皇長子朱標,當仁不讓,成為這個新建王朝未來的繼任者。
不論是身份地位,還是能力品行,朱標都堪為諸位皇子的表率和榜樣,因此這個決定沒有任何反對意見,可謂是眾望所歸。
與此同時,朱元璋索性也將早就籌謀好的藩王分封制度,一同拋了出來。
大明朝取代的,是元蒙政權,而蒙古騎兵雖然被打得退守漠北,卻并沒有完全消亡,日后勢必對邊境時時騷擾,是明朝的一大禍患。
為此,朱元璋憑借不世出的軍事天才,又總結了歷朝歷代的興亡教訓,尤其是深入研究了歷史上西晉、兩宋等滅亡在少數民族之手的王朝,最終效仿了周天子的分封制度,提出獨創性的“諸王靖邊”策略。
皇次子朱樉,封秦王,就藩西安。
皇三子朱棡,封晉王,就藩太原。
皇四子朱棣,封燕王,就藩北平。
皇七子朱榑,封齊王,就藩青州。
皇十三子朱桂,封代王,就藩大同……
這一口氣,封了十三個藩王,連同冊封太子的大事一起,頒布圣旨。
朕,哪怕辛苦一點,但子孫后代都可以安安穩穩的了。
朱元璋為這件事忙了數個日夜,終于塵埃落定,亦是長松了一口氣,滿意地看著親筆寫下的圣旨。
不知怎地,這個時候他忽然想到了那個濠州城里被逼瘋的王六六。
第(2/3)頁
主站蜘蛛池模板:
汤阴县|
什邡市|
陇川县|
兰考县|
肥西县|
宣化县|
三原县|
岑溪市|
漳平市|
抚远县|
肃北|
玉环县|
大姚县|
新津县|
沂水县|
上蔡县|
英山县|
开封县|
临夏县|
临潭县|
肇州县|
石景山区|
万载县|
吉安市|
玛沁县|
郓城县|
乌鲁木齐县|
开封市|
林芝县|
扎鲁特旗|
大方县|
新宾|
吉木乃县|
昌吉市|
岳阳市|
稻城县|
罗定市|
祁连县|
宁安市|
囊谦县|
万宁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