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頁 淮北城外。 河南巡撫越其杰,河南參政袁樞(已故名臣袁可立的兒子)正在勸解高杰。 “高總兵,許定國按兵不動,你派人前去催戰即可,沒必要親自前往!更何況許定國與你有私仇,絕不能只身赴宴!” “是啊,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!高總兵先不要管許定國了,他畏敵不前自有文官們彈劾。還是趕快南下剿賊,以解鳳陽之圍吧。” 高杰抬頭高傲了看了兩人一眼,微微笑道:“許定國膽小如鼠,畏戰不前!我身為大明總兵,深受陛下信任,有責任替陛下催戰。” “如果他對我敢行刀兵之事,我必手刃之。” “至于鳳陽...我是陛下任命的總兵,只有圣旨才能指揮我,太子殿下的令旨恕難從命!” 袁樞頓足捶胸:“高總兵你糊涂啊,太子殿下奉命監國!你既要聽陛下的旨意,也要聽太子的令旨,這是規矩。” “好好好!”高杰一邊笑著一邊翻身上馬:“此番徐州之行是與催促許定國出兵,兩位大人請回吧。” “高總兵...” “不用勸了!”袁樞還想再勸時,被高杰打斷,“兩位放心,此番去往徐州并非我一人獨行,而是帶兵前往。” “隨后我會與許定國合兵南下,共擊李闖賊。” 說罷揚鞭打馬,回到了城外的軍營之中。 越其杰與袁樞無奈地對視一眼,嘆了口氣后返回淮北城中。 一個時辰后。 高杰兩萬七千大軍拔營起寨,朝徐州方向緩緩而行。 高杰領兵前往徐州表面上是為了赴宴,并催促許定國出兵。 實際是想在京杭運河上劫掠一番,以解決后勤補給問題。 雖然崇禎三令五申嚴禁劫掠,但是他的部隊是流賊出身,再加上高杰本人并不約束,所以一路是邊走邊搶。 用高杰的話來說就是:買來的東西沒有搶來的東西吃著香! 第(1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