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頁 張元慶以開玩笑的口吻,很好應對了下來。 包括還有人開始問職場的事情,例如怎么和三觀不合的人共事。 張元慶笑著說道:“那要看你怎么定義工作,我倒覺得你既然是來工作的又不是交朋友的,所以共事的時候在不影響溝通交流的時候維持好表面上的、工作上的合作即可,三觀放在這里沒啥作用。” 還有人問:“最近想要去旅游,繁華區有可旅游的地方么?” 張元慶回答道:“繁華區現在還是一個老城區,不過老城區有著過去的記憶。或許在陌生的地方,發現了一種久違的感動與煙火,這個就需要大家自己體悟了。畢竟看慣了大城市的喧囂,老城區還留存著溫暖的記憶。 當然現在大家如果不想來也情有可原,我覺得總有一天,大家會想要過來的。因為繁華區正在變化,我們會把城區變成景區,不僅讓旅游的游客感到舒心愜意,更要讓生活和工作在繁華區的人感受到環境改善帶來的幸福感。” 張元慶不僅能夠很好回答秦雨漫拋出來的問題,就連網友的問題也能夠回答如流。 他倒沒有故意媚俗,滿口的網絡詞匯嘩眾取寵,也沒有顯得太過嚴肅。整場直播,始終保持著親和、親近,但是又不失任何風度。 直到直播結束之后,劉國娟發現張元慶采用自己稿子上的內容,也只是區區幾句而已。 秦雨漫起身跟張元慶握手:“張區長,你今天可是讓我大開眼界。這場直播效果非常好,我們會剪成不同的視頻在各大平臺播出。” 張元慶說了一聲辛苦了,晚上就讓劉國娟安排他們吃個飯。 劉國娟自然答應了下來,安排期間,跟張元慶也說了:“張區長,王書記晚上過來,這件事除了幾個熟悉的人外,其他人都不知道。” 張元慶點了點頭,溫聲感謝:“劉部長,感謝了。” 劉國娟笑笑沒有做聲。她觀看了這場直播之后,覺得哪怕沒有別的幫助,這位區長也不會就直面失望。 就在此次直播結束之后,雨漫傳媒在各大媒體上運營了一些不少粉絲的賬戶。這一期節目剪好發出去,也吸引了不少的關注。 第(2/3)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