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頁 張家少爺一聽,眼睛瞬間瞪大,這生意還能這么做? 他作為張家少爺,現在家中外面的店鋪都是他管著的,生意雖然說不上慘淡,但也著實和紅火絲毫不沾邊,只能怪勉強維持。 秦王幾次清洗地主惡霸,豪門權貴,他們家因為無論是做生意還是其他方面,都受到了不少好評,算得上是積善之家,所以不但沒有受到絲毫波及,還趁此機會,買下了好幾家位置不錯的店鋪,還有一些不對太重要的荒山土地,至于大頭都被秦王府拿下來,然后低價租給了鎮子里的百姓。 本來,少了那些豪強惡霸的競爭,生意應該更好才是。 但是誰叫秦王的攤子鋪的太大,到處招人。 他們這鎮子人口也就兩三萬左右,聽到秦王招人做工,呼啦一下子,不大的鎮子青壯男女差點跑出去一半,以至于他們這生意也變的無比冷清。 不,是整個鎮子都變得冷清起來,什么青樓妓館,什么酒樓茶樓,都變得門可羅雀起來。 至于為什么走的都是普通百姓,還會影響到這這些高消費的場所,自然是因為大量富戶被清查抄家,剩下的也都是正經人家,不說詩書傳家,但是就算想要玩,也不差這幾十里地,直接就去濟北城了,誰在這小鎮窩著? 因此,現在小鎮變得十分冷清。 張老爺也是愁白了頭,家大業大,養的人也多,總不能坐吃山空。 幸好,被他發現,這從余州其他地方,甚至江州蘇州,都有商隊路過他們小鎮去往濟北城,多的時候,每天都有十幾支商隊,人吃馬嚼的,這可是大商機。 鎮子里自然能接待得起,但是因為距離濟北城很近了,一般都不會進入鎮子,直接在鎮子外對付兩口,稍作歇息就繼續趕路了。 偶爾有進入鎮子吃喝的,也對鎮子中的條件不太滿意。 所以,鎮子幾乎沒有因此而受益。 張老爺一番設想之后,便將主意打到了這些商隊之上。 第(1/3)頁